白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0摄影日记第二周优秀作品分享 [复制链接]

1#
<

凹凸镜DOC

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作家梁鸿、中国人文出版领军机构“活字文化”、世界摄影组织(WorldPhotographyOrganisation)、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Shanghai)联合策划发起摄影+文学《摄影日记》项目,向最广泛的公众征集年1月至今拍摄的代表性图片和文字,呈现这段特殊心路历程——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创作者,用摄影、文学、艺术的方式记录自己在疫期的生活现场、家庭经历、真实思考,在当下及未来的时空中观照真相、对抗遗忘。项目的专业组委会由中国最具人文代表性的作家、摄影家、出版社、基金会、媒体组成。

从征集启动以来,反响热烈,我们收到了各地的投稿。这些文字和摄影作品呈现了当下最真实的生活,也引发了对现状的思考。每周五,BCAF将分享优秀作品。本次征集持续至4月30号,我们期待更多的分享。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

《路过人间》

曾祥安,广州,32岁

“当特殊时期的到来,使得我们又多出了一点时间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借此,我拿起了相机拿起了情绪,走到那些曾经人来人往、川流熙攘的街道……带着思索,手中的镜头就不由自主的把老街上努力生活的人群记录下来,镜头上的人都带着他/她们的故事成为了作品的主体。”

守着一席地没有很长的时间

看见尘封的报刊日期在一九二一

我才发现原来一辈子很短

短得来不及把你细看……

数不清换了多少把剪刀

也数不清与多少根发丝产生过互动

今天会有什么人来呢?

她或他和我的故事未完待续……

一盏灯一座城找一人

一路地颠沛流离

我路过了……你的人间

而我的人间在哪里?

《摄影日记——袁钰旻》

袁钰旻,成都,28岁

“年最初的拍摄,从四川的县城及其周边的乡镇开始。

某种程度上讲,即便没有疫情,这里依然是“被隔离”的所在;即便有了互联网,这里的生活方式也总会是慢半拍。……2月初回到成都,跟妻子和岳父母团聚。在远离疫情暴风眼的地方,也许大部分人和我们一样谨慎而规律地生活着。……

3月,成都已经春暖花开,病毒还在世界肆虐。我和妻子打算趁周末去市里一家大型二手家具市场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淘到一些好看的家具。

结果我们却在迷宫般的市场里迷失了。”

威远静宁寺.01.19成都.02.12成都市亮佳宏华二手市场.03.28

《摄影日记——陈书燕》

陈书燕,武汉,58岁

“虽然不能出门,但我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于是我开始大量收集有关武汉疫情方面的文章;坚持尽量多拍一些与疫情有关的照片;时常写点自己的感受,希望在这段特别的日子里能留下历史的印记。”

农历二十九,我们一大家8口人戴着口罩陪我已95岁高龄的父亲团年,他说这是他有生以来过得最特别的年。只有曾孙女送给他的那红红的灯笼才有年的味道.1.23初二,一场小雨给冷清的武汉增添了一份寒意。沙湖大桥上一位年轻的母亲正推着自行车吃力地爬坡,后车架上坐着一个裹得严实的小男孩,一张CT片足可判断是小男孩看完病了准备回家。整条街道没有车辆和行人,我亦无法帮助他们,此时任何一个陌生人的接近都可能存在风险.1.26终于可以下楼在小区内晒晒太阳,春天的阳光是美好的,但敢下楼的人却寥寥无几。一个二岁的小朋友在大哥哥的陪伴下,沐浴着阳光,拾着地上的绿叶,两人表情十分恬静,让人感觉到这就是春天.3.14

《疫情时期的只言片语》

蒲英杰,北京,27岁

“从北京到淄博,再回到北京,我是在疫情之中,又似乎是在疫情之外,但是点点滴滴都被影响到。第一次60天没出门,留在家里,做饭,聊天,看书。三公里外有最近的感染者。彷徨的时候看看老舍,愤懑的时候读读汪曾祺,两个月很快过去了。”

外面的雪已经很厚了,这条路却几乎还是干的,高耸的树挡掉了大多数雪,平房是个小服装作坊,常有个三四岁的小男生在这玩耍,精力旺盛,一天总是吵吵闹闹的开始,作坊里面不知道是姥姥还是奶奶.1.5白掌干枯了.3.14路上人挺多,广场上跳舞的也都开始跳舞.4.5

《摄影日记——付尧》

付尧,哈尔滨,30岁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便时刻用镜头记录身边的生活。年1月31日,我从老家返回哈尔滨市,从封闭小区到逐步复产复工,我若干次走进街头,拍摄下疫情期间这座城市的变化。”

摄于牡丹江站,当日我从牡丹江返回哈尔滨,候车室人人都带着口罩,画面中戴着口罩的孩子正望向正在小憩的父亲.01.31摄于哈尔滨市和兴路,对城市里的非独立小区实施了街道封闭,画面中是一位快递员通过隔档投送快递.02.18摄于哈尔滨市果戈里大街,一果蔬超市外,人们带着口罩有序排队进入.03.02

-完-

联合主办:活字文化、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联合发起:

世界摄影组织(WorldPhotographyOrganisation)、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Shanghai)

评委嘉宾:

出版

董秀玉、李学军(活字文化)

文学

梁鸿、翟永明、许知远、双雪涛

摄影

ScottGray、刘香成、鲍昆、肖全、彭杨军

艺术

崔峤(BCAF)、黄勖夫(X美术馆)

媒体

朱强(《南方周末》)、李菁(《三联生活周刊》)、杨瑞春(《腾讯新闻》)、木易(一席)

联合策划:

梁鸿、李学军、崔峤

学术支持: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原标题:《《摄影日记》|第二周优秀作品分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