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劲爆发现建文帝最早剃度的慈觉寺大观堡前 [复制链接]

1#

自年大观堡发现以来,人们一直在讨论一个话题:这里究竟是不是建文帝的隐居之地?在研究建文帝踪迹过程中,一直以慈觉山这个词作为核心词,因为建文帝的墓塔铭上就出现三个字“慈觉山”,他亲书的墓碑至今尚存,我们一起去看看。

疑似建文帝的智眉禅师墓塔于年元月2日在鲤溪镇石山下厂屋里自然村找到。其墓额上写道:“某世慈觉山白掌智眉禅师塔”(请看下图)

这块墓塔铭是慈觉寺住持智眉禅师亲自书写的,碑文中的“白掌眉叟亲书”清晰可见。

关于白掌塔,《宁远县志》也有记录:“距山(金台山)半里,有白掌塔,云明末故臣瘗骨于此。传者失其姓氏。初,披缁慈觉寺,(后)其母为募此山,创立道场。(再后)自营宅兆,刻铭塔石。”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距离金台山半里路远,有一座白掌塔,传说明朝末年老臣就葬在这里。是谁最早传出来的,已经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了。(智眉禅师)最早就在在慈觉寺当的和尚,然后,他的母亲为他募捐筹款买下这座山,并创建了慈觉道场(此慈觉寺指今大观堡,道场:泛指指修行学道的处所)。最后,自己堪與风水,自己确定墓穴四界,自己营造墓室,还自己书写塔铭,并葬在这里。

智眉禅师的葬地及墓碑找到,他母亲为他募买并创建的慈觉寺(即大观堡)也找到,现在只剩下他最早剃度的慈觉寺没找到。

其实《宁远县志》对慈觉寺是有明确记录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嘉庆《宁远县志》慈觉寺的记录吧。

从县志记录看,慈觉寺为西路(即今中和镇)第一寺。多年来,一直想找到这座寺庙,但因史料之缺,一直未能如愿。而今小编在审校《宁远县地名志》,终于发现一处叫慈觉山的地名(见下图)。

前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我们地名审校组的几位同志,驱车前往,很快就到达了中和镇芳竹山村下辖的慈觉山村。经向村委会和村民了解,今慈觉山今已成村名,而此前这里确有寺庙叫慈觉寺,此村得名则缘于此处有慈觉庵。庵在解放后,为西山一带的学校,有四五个班,多名学生。年,庙因火灾被烧毁。只存寺庙青砖,今村部书记龚小明年青时,还参与拆青砖建新学校。现慈觉寺只存遗址。村民们说:”慈觉寺这一块山场田地,包括慈觉寺在内,在解放前一直属柏家坪镇皇家洞村的榴塘井所辖。“

关于这个说法,我们也在皇家洞村下辖的榴唐井村谱序言中,找到了原始记录:“(永暹)公生平乐业诗书,惜郁郁不得志。祖妣系西洞欧阳女,当其未聘岳翁,怜翁家计淡薄。延年公处馆后,以西山坪漯山场、庄田及戴家岭(即今慈觉山)随嫁于公。”(谱中括号中的字,为年时重修时添加的注释。)

下面我们看看皇家洞榴塘井与慈觉山的分布图。

图中,右下角红圈内为“慈觉山”,左上角红圈为“皇家洞”,中间画横线的地名,如曲水源、鹅公插水、黄桶岭等至今为柏家坪岭脚洞所辖自然村。民国时期,皇家洞、岭脚洞等村均属同一个行政村,慈觉山则属皇家洞榴塘井下的一个小小的辖区,属西塘乡。这与西山、芳竹山、慈觉山等村民所述及榴塘井族谱所述是一至的。

今之慈觉寺遗址附近,还生活着一位已过九十岁的老人,她带着我们亲到慈觉寺现场指认,小编把图片发出来共享。

老人说,慈觉山原来是有碑的,碑很大,上面有字,因自己不认字,也就不去关心,现在到哪里去了,有待日后寻找!

虽然,没找到碑,但是在鲤溪大观堡找到了很多资料,县志也有记录,完全可以确定,中和慈觉山,便是智眉禅师最早剃度为僧的地方:“初,被缁慈觉寺……”。接下来我们讲一讲皇家洞地名的来历。

“皇家洞”的地名,最早是由平话翻译成官话而入谱书或志书的,这一点谁也否定不了。百度查得皇家洞的地名起源是:“黄姓定居,后郑姓迁入改为皇家洞。”事实真是这样的吗?其实不然,我们平话称此村为“越购铁”,而不是“狠购铁”。如果是黄姓定居而得名,应称“狠购铁”,懂平话的人都晓得的。只有“越购铁”才能翻译成“皇家洞”或“王家洞”,“皇“和”王”同一个意思。

从皇家洞榴塘井清嘉庆元年的谱序可知:郑永暹公时代就拥有了戴家岭(即慈觉山)一带山场,其第七代孙登忠、登志则刚脆在慈觉山定居下来,称林焉公。到嘉靖四年()壬戌,永暹公的第八代孙知作公丁父忧守孝,很尊守旧时的丧制。丙寅年()就迁居到了榴塘井,开基立业。这才是村名得名的缘由。由此推算,郑永暹的获得戴家岭(慈觉山)一带山场的时间应在年左右。这也说明,智眉禅师也是在这个时间前后离开中和慈觉山,来到了鲤溪慈觉山(大观堡),所以才有《宁远县志》有“初,被缁慈觉寺,(后)其母为募此山(大观岭),创立道场(建立大观堡慈觉寺)”的记录。

如果能证明慈觉山的主人智眉禅师是皇帝身份,那么,皇家洞来历就应该改为“因其所居山场田洞,属曾是皇帝的智眉禅师所有,故名皇家洞。”

智眉禅师是建文皇帝,在大观岭上的慈觉寺(大观堡)上已有许多碑文记录,智眉禅师自己的碑文也表示出了他的帝王身份。故,皇家洞地名,应为:“因其山场旧属皇家所有,故名。”

如此这般,在中和慈觉山,找到原碑,也就很重要了。当然,还需查看郑永暹的生殁,查看皇家洞的村谱等。

期望能得到知情人士的帮助,快些找到原碑,原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