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爪兰又叫蟹爪莲、蟹兰、仙指花、接骨兰、是仙人掌科蟹爪兰属附生肉质植物。因节径连接形状如螃蟹的副爪,故名蟹爪兰。由于它开花正逢圣诞节日,故而西方又称它为“圣诞花”。原产巴西东部热带森林中,在自然环境里常附生在树干上或荫蔽潮湿的山谷里,枝条下垂形成悬挂状。在室内向阳的窗台,栽培一盆高悬伞状低垂的蟹爪兰,满室生辉,美胜锦帘。
生长环境
蟹爪兰喜半阴、潮湿的环境,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疏松透气、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中。夏季要遮阳、避雨,最好放在通风良好的窗口、阳台处。空气干燥,炎热,通风不良,不利于蟹爪兰生长,往往会导致蟹爪兰发生病虫害,病虫害发生后要及时进行药杀。生长期间可施稀薄液肥,入秋以后到开花前,肥水不断。秋凉后可移到室内阳光充足处,同时要对植株进行修剪,对茎节过密者要进行疏剪并去掉过多的弱小花蕾。冬季室温不宜过高过低,以维持15℃为宜。
花语历史:蟹爪兰花语和种植历史
1、光照
蟹爪兰是短日照植物,在每天日照8~10小时的条件下,2~3个月就可开花,如要求能在10月开花,可在7月份用不透光的遮光罩对植株进行短日照处理,每天只见光8小时,这样9月下旬就可开花。
2、浇水
春天气温稳定回升后,可以放到室外,根据土壤的干湿情况,灵活浇水,盆土不干不浇,一般可1~2天浇水一次;夏季高温空气干燥,加上通风不良,影响植株的生长,此期间选择通风透光的遮阴处放置,不可轻易挪动。应少浇水、忌淋雨,以免烂根,可向植株和植株附近的地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秋到开花可适量增多水肥;冬季是蟹爪兰的盛花期,保持盆土湿润,避免过干或过湿。
蟹爪兰出现花蕾后,盆土不要太干,否则花蕾易脱落;同时要减少浇水,浇水太多也容易落蕾;开花时宜放在12~15℃的房间里,这样开花的时间可延长一些。蟹爪兰开花后有一段短期休眠,此时应保持盆土稍干燥一点,休眠期过后,变态茎顶端长出新芽时,即可进行正常浇水,施肥。
3、日常管理
有时看到有些蟹爪兰生长很好,但就是不开花或开花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就应检查放置位置是否恰当,因为蟹爪兰是短日照植物,每天光照只有少于10~12小时,植株才能形成花蕾,如白天光照充足,而天黑后放置处恰好又有较强的灯光照明,在这种长光照的条件下,植株往往不易形成花蕾,另外,过分蔽荫或肥水过大也会影响开花。
4、修剪
春季花谢后,及时从残花下的3-4片茎节处短截,同时疏去部分老茎和过密的茎节,以利于通风和居家养护;在蟹爪兰的培育中,有时从一个节片的顶端会长出4-5个新枝,应及时删去1-2个。茎节上着生过多的弱小花蕾,也要摘去一些,可促成花朵大小一致、开花旺盛;培养3-5年的植株,可用3-4根粗铅丝作支柱,沿盆壁插入土中,上部扎成2-3层圆形支架,将节枝捆扎于圆环上,以避免茎节叠压和散乱,同时删去些参差不齐的茎节,使植株呈伞状,这样方可有益于光合作用和陈列观赏。
·END·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