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书目姚黄魏紫俱零调红木家具古今谈 [复制链接]

1#
北京正规雀斑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16/9323100.html

《姚黄魏紫俱零调:红木家具古今谈》

海岩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3月

-推荐书目-

....

知识往往是枯燥的,而让知识变得不那么枯燥,便是为何有作家这个角色存在的原因之一。从大众接受度上讲,一个好的作家和一部好的作品(好意味着不故意媚俗),那接受度越高,就越考验作者真实的写作水准。无疑,无论是海岩,还是《姚黄魏紫》一书,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姚黄魏紫俱零调:红木家具古今谈》:兼听则明

文丨劳大帅

文章来源

《古典工艺家具》年4月刊

海岩的《姚黄魏紫俱零调:红木家具古今谈》(以下简称《姚黄魏紫》)一书出版于年。虽然在时间轴向上,家具研究和收藏比其他艺术品晚了不少,但相关家具类著述仍然称得上汗牛充栋,并不乏大部头著作。而之所以在万千著作中,有心推荐海岩的这本书,理由主要概括为两点:文笔和知识性。

文笔

海岩在大众视野中最被熟知的身份是作家,既为作家就不免让人对文笔有所期待。而《姚黄魏紫》一书的文笔的确出类拔萃。举一例,“许多媒体也冠我以木器专家、收藏家之类头衔,初听惶然固让,日久习以为常,也常出以替人掌眼,授课解惑,偶尔走嘴,亦有以专家自诩自居之言行,浑然不觉有愧”,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种让人会心的自嘲和玩家况味,力道恰到好处,功力可见一斑。

海岩

这本书采用一种近乎漫谈的文体,像一棵从容生长的大树,枝繁叶茂,但绝不支绌,不无病呻吟,不故作高深,收放自如间,一气呵成。读时甚至能感觉到作者在写这本书时不张皇、气定神闲的呼吸和姿态;偶尔的调侃,及恰到好处的幽默,又拉近了读者与叙述对象之间距离。总之,痛快!

家具类著作中,重视文笔,又有文笔驾驭能力的作者不多见。一直以来,家具更多是以一种实用器的概念出现,反而置身收藏时便成为小众,从小众到大众(传播意义上),需要时间,更需要大神的牵线。这种情况下,文笔便成为一种极重要的修辞和不可或缺的调和剂。

海岩藏明晚期黄花梨条凳

漫谈,本身在文体上就有一种亲民姿态,加之海岩洗练流畅的文笔,赋予了此书极强的可读性。

知识性

注重知识性,对于家具类书籍而言无可厚非,有心阅读这类书籍的人,要么为了释疑解惑,要么是想了解家具文化的兴趣使然。不过,如果是后者,尤其是初入门者,选择一本合适的书籍来作为敲门砖无疑非常重要。

知识往往是枯燥的,而让知识变得不那么枯燥,便是为何有作家这个角色存在的原因之一。从大众接受度上讲,一个好的作家和一部好的作品(好意味着不故意媚俗),那接受度越高,就越考验作者真实的写作水准。无疑,无论是海岩,还是《姚黄魏紫》一书,都是其中佼佼者。这种佼佼的表现是,能把个大、无从下口的硬货给读者掰碎,煎炒烹炸后,换个花样儿再香喷喷地端上桌儿,让人胃口大开。这是种魔法,也是种天赋。

海岩藏清晚期黄花梨脸盆架

而在知识的遴选涉猎上,《姚黄魏紫》一书也有独到之处。全书主体主要分三个篇章,分别是“用材杂谈”、“款式闲谈”,和“工艺漫谈”,从材、型、艺三要素出发,却又不囿于此,而是向外延展辐散。用海岩自己的话来说,“当前‘流行’的红木文化,广涉植物学、文物学、传统工艺学和红木家具现实的市场形态及应时信息,五类杂陈”,那么,对此海岩的做法就是将此一网打尽,尽数现形,却又不妄开诊断书,求其定论。

对于初入门者来说,这种兼听则明、力求客观的态度,最是一种莫大的善意。

--版权所有,转载请在文首注明出处--

出品人丨林育程

文丨劳大帅

文章来源丨《古典工艺家具》年4月刊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