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风流》的热播,又一次地掀起了中老年人的对于年代大剧的热情,毕竟,年代大剧,有悠远的历史年代的底蕴,回眸历史,沧桑感犹生,再次走进过去的年代,旧新碰撞,感慨万端。
大运河,流淌千年,滋养两岸的不光只是丰盈的粮食和水产,还有几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的传承。
此剧聚焦于运河曾经繁盛码头之一的济宁城,以真实历史人物故事为原型,从民国初期讲起,跨越近三十年风云际会的历史变迁,讲述了黄子荣、宋鲁生、杨春早为代表的“济宁三杰”跌宕起伏的个人与家族命运的人生故事。
这样就决定了本剧与以往只重故事情节,民国不过只是为了编撰故事便利而采用的一个时间符号而已的民国剧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既然是讲中华文化传承的,那么以家风家训、正气传承为切入点当是最好的选择。
李乃文饰演的杨春早是典型的中国文人,他教书写史,收集本地县志县史,担当的正是本地文化传承的重任,他府上“洁身正骨”的牌匾是一生风骨的写照。他刚直不阿、一身傲骨,不为五斗米折腰。
在本剧很多的事件中,都有他的身影,他不光只是事件纠纷的调解人,更是是否合乎道义合乎规范的道德宣讲人,他的话令人信服,中华文化的对于当地人的教化功能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他身上可见一斑。
本剧的主演是巩峥饰演黄子荣,为了当地的百姓,本来辞官归来的他再度走上了为官一方的宦海之路。这样就不免与当地曾经恶霸一方的侯立人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关系。
侯立人当县执事时,利用职务之便鱼肉百姓吃得脑满肥肠,如今与黄子荣竞选落败,降级为警察局长,怀恨在心,多次暗中使绊,欲置黄子荣于死地。
白掌柜是他忠实的狗腿子,也是他获利的好工具,两人狼狈为奸,假眉三道,在最近的剧情中,他俩又把阴鸷的目光瞄向宋佳伦饰演的宋鲁生。
宋鲁生,与黄子荣、杨春早并称“济宁三杰”。
在前几集的剧情中,在关于剿匪的问题上,黄子荣建议诏安土匪,这样即免去了官兵剿匪的死伤的损失,也为土匪化匪为民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出路,本是利国利民的善举。
并且,黄子荣不惧危险亲自上山劝降了鸡冠山的匪首牛震山,但是,侯立人却与驻军的什么旅长裘大炮暗使计策,在诏安的现场谎称土匪诈降,一顿机枪扫射,土匪死伤无数,牛振山在众人的掩护下逃回鸡冠山,发誓要杀死黄子荣已报此仇。
牛振山绑票了黄子荣的儿子,同时也顺便绑票了宋鲁生的儿子。
牛振山的目的是杀黄子荣,绑票宋鲁生的儿子不过是为了顺手求财而已,宋鲁生变卖家财,筹集了六万现大洋,上山拿钱赎人,三万赎自己儿子,那三万赎黄子荣。
牛振山说,杀黄子荣是为了报仇,宋鲁生说,黄子荣不能杀,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是百姓心目中的好官,官兵枪杀已接受诏安的土匪肯定不是黄子荣的阴谋。
杨春早也上山表达了同样的意思,黄子荣平日里在济南城的享有崇高的威望,冷静下来的牛振山也相信了这一点,于是放了黄子荣。
宋家与黄家在上一辈曾有旧怨,宋鲁生不计前嫌甘愿拿钱赎人,讲的是义,这义中,既有传统中华文化中的道义、信义,也有乡里乡亲的情义。
牛振山答应放人,其实讲的也是江湖中的道义,好人不能杀啊。
就这点来看,此剧的故事大有深意啊。
在之后的剧情中,侯立人伙同白掌柜又设计加害宋鲁生,被买通了关系的火车站负责人借火车爬不上坡,要求先卸下一节车厢的货,这样宋鲁生贩来的松茸就被搁置在了火车站,而本来迟一天到达的白掌柜的松茸却比宋鲁生的松茸早一天到达了济宁城。
这是典型的官商勾结,虽然,黄子荣从中干预,但毕竟黄子荣官微言轻,而侯立人、白掌柜与车站方面的负责人的背后是省城的高官郑三民,他们沆瀣一气狼狈为奸,等郑三民知道了白掌柜的松茸已经出手可以放行的时候,宋鲁生的松茸已经发霉了。
本来这一趟买卖,宋鲁生是借查爷的钱,可是,买卖赔了,钱没了,宋鲁生只能拿自己的店铺来赔偿了,而最终的接手人居然正是白掌柜,可见这是一起典型的事先设计好的连环套。侯立人和白掌柜就是要宋鲁生的家破人亡以便从中得利。
但是,白掌柜的计划最终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黄子荣啊。
黄子荣先是找到查爷,拿自己家的所有家当来为宋鲁生作保,这才有了后来宋鲁生的翻身机会,后又同杨春早说服其他商人共同来为宋鲁生作保,给宋鲁生翻身提供了时间。
这一来一往都是道义、人情和淳朴的世风,不愧是孔孟之乡,文明文化的传承在此尤为浓烈。“正气传家”的祖训,可不只是刻在黄子荣家的门楣之上的匾额呀,他是济宁人乃至整个中国家庭的共同的祖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