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面利空压制 连玉米遇窄幅走疲
上周大连玉米期货震荡回落。其中主力1109合约开盘2345元/吨,最高2348元/吨,最低2316元/吨,收盘2330元/吨,下跌15元或0.64%。国内玉米尽管受到政策面利空及整体供需格局较为宽松压力,不过在需求向好、通胀预期偏强及国际玉米价格高企情况下,玉米市场仍存在反弹潜力。但玉米年末进入收购期,加上国储拍卖一直没有停止,在供应需求都较为平稳情况下,玉米市场短期仍难有太好表现,投资者依然以震荡思路对待。 国际玉米价格近来涨势稍停,但仍处于年度高位区间,并且基准合约稳占600美分/蒲式耳上方。从基本面情况来看,美国玉米新年度库存消费比处于历史低位,这显示未来玉米供求关系趋向紧张。而但前对南美干旱天气担忧逐渐加重,天气炒作令市场价格获得支撑。同时,美元疲软态势延续,原油价格也不断刷新高点,具有生物能源属性玉米存在较多支撑,在经过短暂回落之后可能会重新恢复升势。 根据国外媒体12月30日发布的信息,美国乙醇生产增加,年度乙醇生产所需要的玉米可能会超过玉米产量的三分之一,尽管预计该年度美国玉米产量将是有史以来的第三高值。美国乙醇产量正在创纪录2010年月份美国乙醇产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3%,并且超过美国可再生燃料标准(RFS)指令的数量10亿加仑(38亿升)。 国内方面,短期内玉米上涨压力也不容忽视,一方面2010年国内玉米实现增产,整体供需格局处于宽松状态。另一方面国内对粮食价格的调控以及货币政策趋紧都对行情构成压力。然而,整体来看,当前市场对国内玉米消费需求的预期较为利好,而通胀预期并未根本缓解,市场对玉米看涨心理仍较强。加上农民普遍存在惜售心理,玉米现货价格居高不下,多方因素作用,玉米价格仍处于易涨难跌局面。 另外,近日因天气、运输等因素影响,北方产区玉米购销依旧不活跃,玉米收购增量不大,南北港口集港玉米数量不多,市场成交清淡。短期来看,国家控制通货膨胀的决心已非常坚定,11月初的高点暂时难以轻易突破,市场需要时间来消化宏观层面的压力,国储玉米收购入市的时间和价格仍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