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眯起利眸,目光冷沉地盯了她片刻,然后退开一步,放开她的身子,再次抓起她的手,大步走进一家顶级钻饰旗舰店。
在最新的IMF《亚太地区经济展望》报告中,IMF比较了11个亚太地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对日本和中国的依赖度。IMF分别比较了1995年和2012年两年的情况。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所有11个国家对中国的依赖度都不及日本。而仅仅过去20年,10个国家对中国的依赖已经超过日本。仅仅印尼对日本的依赖超出中国。IMF观察的数据并非是纯出口,而是出口产品附加值。比如其他国家的产品零部件送递菲律宾进行加工,随后完成品出口至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品价格减去零部件价格的附加值。在这种计算方式下,马来西亚在1995年的经济近四分之一依赖于对日本的出口。而在2012年,这一比例已经下降到了近6%。在同时期内,对出口中国的依赖度却翻番至10%。又比如,澳洲在过去依赖对日本出口的程度六倍于中国。而现在,对中国的依赖度已经两倍于日本。这一报告的主旨原本在于揭示地区经济的整合程度。然而不难看出,中国已经成为了亚太一体化经济的核心。擅长研究亚洲经济的IMF经济学家Romaine Duva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是它(亚太经济)的核心,其不仅是一个调配中心,也愈发成为最终需求的终点。相反,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在亚太地区)一度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现在却在迅速地沦落。”IMF的数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国和日本主持的跨太平洋合作伙伴关系(TTP)协议。在日本看来,影响力与经济实力无关。日本和美国将在亚太地区建立自由民主的贸易模式,这一模式将令亚太地区的国家趋之若鹜。对他们来说,中国只是在付钱,而不是缔造模式。说个题外话,经济是非常复杂的。对中国输出的产品在最后又会分批卖到那些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所以数据所无法呈现的现实就是欧洲,美国和日本仍然处在亚太经济更加核心的位置。此外,Romaine Duval认为,中国与日本在亚洲贸易中的角色有所区别。日本的角色偏向于上游——就像提供复杂零部件一样;而中国的角色更偏向于下游,其类似处理最终组装的环节。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宋立民介绍,今年省管重点建设项目特点是总体结构优,重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倾斜,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58项,装备制造项目11项,其他制造业项目7项,现代服务业项目18项,基础产业项目6项。项目质量高,均为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经济效益高的项目,一些项目采用技术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有的填补国内空白、产品替代进口。业主实力强,包括央企投资17项、外资12项、省外企业投资36项、省内企业投资35项。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投资14项,中国500强企业投资11项,“三个一百”企业投资21项,承接北京产业转移21项。引领作用大,所选项目都是重要领域、重要区域具有代表性的重中之重项目,除了对调结构转方式有重要示范带动作用外,对打好“四大攻坚战”的项目建设具有重要引领作用,项目涉及沿海地区25项、环京津地区34项、县域经济71项、工业转型升级7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