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掌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海岩黄花梨体现着人与自然融合的高级审美
TUhjnbcbe - 2020/12/18 13:07:00
白癜风要怎样治疗 http://m.39.net/pf/a_6706972.html

海岩,从作家、编剧到企业家再到设计师,30多年来,他在大众视野里的身份一变再变、换了又换。而近几年来,跨越创作高峰期的他重回公众视野,又是以一个“全新”的标签——收藏家。

黄花梨,人称“木中黄金”,是中国家具历史中巅峰之作的珍稀用材,数百年来,因其历史悠久、材料名贵、纹理优美、传承有序而广为全世界藏家竞相追捧。如今,拥有一件黄花梨家具已经成为品味与财富的象征。

海岩与黄花梨,文化名流与文人所爱——收藏生涯一路走来,他如何被黄花梨吸引?所藏第一件家具背后有怎样的周折?他的收藏要诀是什么?他又为何要写下一本通俗易懂的家具收藏指南?他又如何看待古典家具与现代居室相融合的时空穿越生活?

首开琅樾,一个冬日午后,海岩与张杨,共话收藏之道。

黄花梨之美:体现着人与自然融合的高级审美

张杨:黄花梨这种材质对您来说,最能打动人心的一点是什么?

海岩:黄花梨的产生是中国家具制作的一个巨大的变化,因为我们所有的中国的家具尤其是高端的家具在明代中期以前是大漆的,明代晚期才开使用硬木,像黄花梨、紫檀能跨海过来是因为贸易,特别是海禁开放,同时还有工具的进步,像刨子的产生,不再像过去需要用上漆来找平家具的表面。

张杨:在现在看来,这可能会让有些朋友觉得费解,因为做家具用刨子在今天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不过在它诞生之前,古人确实如果木质本身不够平整,只能通过一遍遍的刷漆来找平。

海岩:木工要靠锛凿斧锯,明代晚期之前没有用硬木做家具的,基本上都用漆。到了明代中晚期,文人最初喜欢观看硬木的就是它的纹理、色泽和润度,不需要上漆,这个成为当时的风潮。再加上当时的文人的学养已经是“新中式”了,当时设计上已经非常崇尚极简美学。为什么西方的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明式家具是西方现代极简设计的鼻祖,对西方现代极简设计具有启蒙价值,这个四五百年前,中国的匠人和文人已经意识到那种疏朗、简约的造型非常优美,黄花梨这种天然的纹理是很高级的,是人与自然结合的过程,就流行到今天。到现在为止,全世界所有大的拍卖行,苏富比、佳士得、邦瀚斯等每一年都会推出中国古典家具的拍卖,这些家具80%是黄花梨的明式家具,说明极简的中式古典艺术的魅力是世界性的。

张杨:说起黄花梨的花纹之美,大家往往第一印象是黄花梨有鬼脸,有的也叫鬼眼,这种花纹到底该什么怎么欣赏?

海岩:其实鬼脸就是树的枝杈,一般的树折断会有一个疤,有残缺,但是黄花梨把它弄下来形成了像一个猴子的脸。

张杨:一个大圆里面套两个小圆?

海岩:千奇百怪的,各式各样的。古人称之为可爱之鬼面。

张杨:是小孩的意思吗?

海岩:是指猴脸。古人说小鬼是好词,不是坏词。这个鬼脸玩新黄花梨的人很在意,其实玩老家具的人对这个鬼脸不宜多,因为它一多就相当于枝杈多。这个看每一个玩家自己的审美,但是像现在一个珠子上面有一个鬼面,通常都是新料,或者是小料,或者是人工种植的料,在一个小的空间内还有图案,但是你想想,如果整个一个案子都是密密麻麻的鬼脸图案就不好看了,所以得看鬼脸料用在哪里。

张杨:就像您之前说过,无论是黄花梨还是紫檀,对传统家具的审美角度和对手串等近年流行的欣赏角度是不太一样的。

海岩:不一样,黄花梨家具比较讲流水纹山峰纹等等,但是现在新收的料人们比较认鬼脸。

张杨:前两年手串比较火。

海岩:现在比较难见到大块的黄花梨材料,他们接触的很少,都是手把件手串,可能更花哨一点更好看一点。

马未都带我买的第一件黄花梨家具?命运多舛!

张杨:从您自己的个人角度来说,第一次逛家具店应该是和马未都先生,那时候您对黄花梨家具还不是特别了解,后来在一起逛的过程中,您逐渐感兴趣,能分享一下,开始喜爱黄花梨家具是历经了怎样的一个过程?尤其是能不能分享一下您收的第一件黄花梨家具是什么?

海岩:那时马未都没有我出名(笑),让他陪我买家具,逛了一天,然后那时候我还很惊讶,因为他到卖家具的店尤其卖老家具的店里,别人一见他就说马先生来了,我说我发现你还挺出名的(笑)。我们到了一个老行家的店里,他们家一进门的位置有个屏风,屏风前面摆了一个平头案,是黄花梨的,我要买,马未都就跟他聊,东聊西聊就是不聊这个平头案,聊了一会儿我们就出来了,他就跟我说这家店的老板知道你是谁,所以你不能现在就说要买东西,不能急,一着急价格就高了,马未都这人很会做生意(笑)。

张杨:常逛古董店的朋友都知道,明清家具这种东西是没有标准价的,往往都是看人开价。像您这么有名的作家去了,肯定开价不菲(笑)。

海岩:对,于是我们第二次再去,马未都又陪我去了一趟,他就跟老板说,这是很有名的作家,第一次想买家具,能不能让他进这个门——马未都很会说话,他跟老板说的意思是你给海岩一个觉得还不错的价格,咱们让他进这个门。

张杨:对,马先生跟老板说的弦外之音是,一旦海岩进了这么门,今后就会经常进这个门(笑)。

海岩:是,后来这位老板确实给了一个不错的价,他还跟马未都说,马先生你知道这个价到哪都是买不到的。

张杨:今天既然您都讲到这了,我就刨根问底儿打听一下您当时到底多少钱买的?

海岩:38万,这个平头案到今天应该价值三四百万元。当年我刚开始买黄花梨时,很多人劝我别买,说黄花梨已经一百块钱一市斤了,你玩玩别的,黄花梨升值的可能性不大了。那时候是90年代末。后来只要我喜欢我就还买,到现在涨了多倍,但是同时期的翡翠和玉都是这个涨幅。这件我收藏的第一个黄花梨家具后来还有个故事,有一次我搬家,搬之前,我跟负责搬的人说,这个案子是个老案子,是我买的第一件家具,这个案子你要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岩黄花梨体现着人与自然融合的高级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