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掌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祝福中国发布天道收元救劫难之祝福中国发布
TUhjnbcbe - 2021/1/8 13:56:00

祝福中国发布天道收元救劫难之《弥勒佛说末世修办大圆满清静经》劝善品业分第一

祝福中国发布天道收元救劫难之《弥勒佛说末世修办大圆满清静经》众生法性本空品第二

祝福中国发布天道收元救劫难之《弥勒佛说末世修办大圆满清静经》众生净化品业分第三

祝福中国发布天道收元救劫难之《弥勒佛说末世修办大圆满清静经》为众生普说修行品第四

祝福中国发布天道收元救劫难之《弥勒佛说末世修办大圆满清静经》众生带业修行品第五(上)

祝福中国发布天道收元救劫难之《弥勒佛说末世修办大圆满清静经》众生带业修行品第五(下)

祝福中国发布天道收元救劫难之《弥勒佛说末世修办大圆满清静经》众生普行大愿品第六

祝福中国发布天道收元救劫难之《弥勒佛说末世修办大圆满清静经》劝众生度化他人品第七

祝福中国发布天道收元救劫难之《弥勒佛说末世修办大圆满清静经》众生回向品第八

祝福中国发布天道收元救劫难之《弥勒佛说末世修办大圆满清静经》为众生广行方便品第九

祝福中国发布天道收元救劫难之《弥勒佛说末世修办大圆满清静经》圆满修行品第十

弥勒佛说末世修办

大圆满清净经

尔时,弥勒佛在龙华树下为众生讲法。时,天空晴空万里,有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及佛母、诸菩萨、龙天护法、各天天子、诸神前来集会。

时,观世音菩萨从座而起,向佛顶礼,问弥勒佛:“我久游娑婆世界,渡脱忧苦众生脱离生死、忧愁烦恼。累劫以来冥顽众生或多不悟,亦有众生或渐悟道,反却迷失继而不悟,周而复始,无暂停苦。请弥勒世尊广发慈悲,为我等受苦造业众生宣讲佛法。”

弥勒答言:“观世音菩萨大悲大愿,久游娑婆世界,无始以来渡脱众生不可数计。有众生受菩萨点化即可顿悟;有众生久经菩萨指点亦可归途;有众生反反复复,暂悟又迷,迷而又悟,面向佛道,暂脱暂入。菩萨慈悲,不肯舍弃任一众生,使其脱离忧愁苦恼,我今乘菩萨大愿,为众生说法。”观世音菩萨复又请问:“此法何名?”

弥勒佛白言:“此法名为《末世修办大圆满圆觉经》,又名《末世修办大圆满清净经》。此为释迦牟尼佛为我授记以来,六道众生,普天之下所有生灵,有一念向善者,听闻此法,皆可成就。”众菩萨等,听闻佛说,皆露大欢喜色。

时,空中香花香雨,铺盖满路,香音妙乐,齐声奏鸣,普天大地,为之震动,众发声言:“我佛慈悲怜悯,请为我等开示宣说。”

劝善品业分第一

时,弥勒佛告诸菩萨:“至释迦牟尼佛为我授记,我亦久游六道,观受苦造业众生受万般苦报。众生受苦,多为心苦,为心所系,受万般苦一刻不停。众生不知,一切苦皆由心造,心外之事,如露如电,如幻如影,皆为假象。父母妻儿,也只为因缘际会有缘相聚,凡尘琐事,忧愁烦恼,皆为身外。身负担之,心牵念之,便不能识清自我,一叶障目,迷失佛性,即使刻苦,永离佛道,欲修佛道,必先修善。”

众生皆言:“我心性本善,只是有时心里忿恼,口说恶语,恶言相向,但我自知,我是善良之辈。”

弥勒佛言:“非也,此非真善,实为伪善。”

有众生言:“我常教他人好,莫行不法之事;但我内心小我,常妒他人好,也笑他人非,功过相承,我自想功大于过,是善多于恶。”

弥勒佛言:“此言大错,一念恶即灭万般善,恶言恶语,恶思恶想,皆令你沉沦苦海,背离佛道也。”

有众生言:“我不孝父母公婆,但对万人极好,我常思己过,但心直口快,恶语快于善心,但思过也是精进,如此之想可成佛道?”

弥勒佛答言:“已经远离。父母为菩萨,你对万人好,不如对自家菩萨慈悲一笑。你不修佛道,但力行孝道,亦可不堕恶道,不受三恶道报。”

弥勒佛对大众宣讲:“我治世时,将慈悲行善作为首要。我等弟子,包括释迦牟尼佛弟子转入我门弟子,六道众生,皆应把善字记在心间;口善行善意善,善言善语善知识。亲善知识即为亲佛法,亲佛法即助你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即成无上菩提,无上菩提即成正果,成正果即成佛。”

有众生问佛:“我佛慈悲,我心如脱缰野马,我自不可控,我常念佛号,也诵佛经典,但我心焦气躁,一刻不得静心。”

弥勒佛言:“心浮气焦,向远佛道。诵念佛号,不能静心而更焦虑者,为业力所为,业力所感。你一心向佛,冤亲债主皆需求救拔;你心生忿恚(hui),冤亲债主救拔不脱,自己反遭苦海沉沦。欲脱此境,必要发愿行善做大功德。

“如何发愿?‘愿十方菩萨助我,帮助我累生累世受苦冤亲脱离苦海,亲近佛道,听闻佛法,消除业障,我亦消除自身业障。’

“如何行善?世间万物,皆俱灵性。心系弱小,常怀慈悲,众生平等,推己及人,无分别心,亦无分别想。

“如何做大功德?做大功德,并不是破釜沉舟,变卖家宅,为求民生,己不聊生,应尽其能力,量力而行。我珍爱之物对别人有更大帮助,我赠与之,他人欢喜,此为做功德。但做功德,不应贪着,我助人多少,我行善几多,贪求数量,皆不是真功德。

“常做自己无为想,己所不求,得到更多。如此之行,些许时日之后,诵读经典便可静气宁心,一心无杂乱也。行住坐卧,有善知识加功护持;出门在外,亦不被恶事所恼;所识之人,所结之缘,皆为善缘。

“所以,众生欲修佛法必先行善。所有弟子入我门中,皆号之为‘慈氏弟子’。一个善字谨记心头,行住坐卧,一呼一吸不可忘却废失。”

众生法性本空品第二

时,有长老须菩提前来问佛:“弥勒世尊,慈心怜悯,六道内受业众生奔波劳苦,一刻慌乱不停。虽有自识,法性本空,也常对人讲心空则明,学佛悟道要性空,但世人不知空之本性,嘴上说空,心并不识,不知如何做到心空则明,请佛慈悲,为我等众生宣讲开示。”

弥勒佛言:“悟佛悟空,心藏虚空,包含日月,遍及法界,心包太虚,无有穷尽。

“佛即说空,无颠倒是非想,凡尘俗事如身外,太过牵系徒妄然。心如磐石,修如如不动之法,看轻小我,看淡身外,应知红尘中乃至六道内,天上地下,万般追求,皆为假象,一切法皆由心造,唯有修心是本真。

“佛之说空,万事皆空,星辰日月,看似永恒,历经劫数,不复存在;亦有新星更替,新日交换,循环反复,变化万千。世人当知,唯心不动,唯心不变,万事万法,皆有无穷变幻。“更应当知,善恶之念,嗔怒忿怨,慈悲怜悯,万般情绪皆由心出,也由心造。众生之心,应善护念,如野马脱缰,野兔奔跑,不可任由心想天外,应时常看守,时常观照。凡人之心,时善时恶,善恶之间,瞬息万变;是佛是魔,亦是此心;潜修佛法,或行外道,亦是此心。

“要知真心不二,修佛亦是不二法门,守住本心,佛法莫向心外求取。”

有众生向前跪拜佛言:“弥勒世尊,慈悲众生,我一心向佛,修佛多年,常闻佛法,多做佛事。我自知修佛应是本性自空,凡尘俗事应为身外;但我上有父母,下有儿孙,上下之事,虽为小事,但皆系缚我心,令我忧愁苦恼,亦无有时间去寺院礼佛,亲近佛法,做功德事。”

弥勒佛言:“你修何法?”众生答言:“我自是修习佛法。”

弥勒又问:“何谓之佛?何谓之法?你向何求?”

众生答言:“觉者即是佛,觉者之法既是佛法。我日常修习佛之经典,体会佛意,修习自身。”

弥勒佛言:“法不外求,亦不做心外事。应知佛法出世间,佛法即是世间法,行住坐卧,起身动念,皆是佛法。佛法不二,亦无有出世入世之分;佛法不在寺院,佛法亦不在经典;佛法在你心,心中有法,佛法无处不在。

“何谓之佛?佛亦是众生心。众生迷即是凡夫,众生悟即是佛。众生莫觉:佛法很远,成佛更难,佛在西天不在身边,我等皆凡夫。

“明心见性即是佛,大慈大悲为菩萨。我遇困难,他人助我,为我开解,他人即是佛。

“别人有难,我能给予支援,不因施舍自喜,平淡处之,得失之分,心念不动,此时之我亦可为佛。众生虽是世间凡夫,在佛看来更是未来佛,所以修佛实乃修自心。心体明净,去除烦恼颠倒是非,亦不做好坏善恶之想,如如不动,即是说空。

“何谓佛法世间法?主妇居家,人员工作,孩童学习,老年安乐,行住之间,专注当下。工作之时一心工作,莫想下班吃什么;休息之时静养身心,莫为明日未来之事牵挂劳烦。心住当下,即刻之事为重要事,莫被过去未来一切事忧苦身心。佛法世间法,佛事世间事,做好当下,即行佛事,即修佛法。”

众生净化品业分第三

时,观世音菩萨从座而起,上前礼佛,问弥勒佛言:“我久游于娑婆世界,六道之内亦可见我分身、法身。累劫以来我观众生,恶业所感,恶习结果;幽冥苦海,颠倒沉沦;欲脱不得,流浪生死;再入轮回,更造新业;新旧相承,业力加倍;业力所驱,背离佛法;佛祖点化,不能听闻。即使有幸听闻佛法,亦不会觉此是正法,不肯听受,贪嗔痴等恶严重。

“又见众生,虽带恶业,也欲亲近佛法,闻佛之名,内心悲痛哀恋,却不能日日看守此心,精勤数日又忘却废失。

“所以糜(mi)糜众生,本性刚强,难调难伏,修佛之路,多有迷途。有幸得遇善知识指点正路,并警告迷人:‘迷途多有恶毒陷阱,常走此路将毁自身。’迷人听后,恍然大悟:‘感恩善知识救我,护我性命。’前行几日,又贪恋途中诸多美景,行至他途,佛道废失。

“或有众生,口说信佛,心内无佛。追求神通,幻化显灵;或多预测,追求相术;或求仙道,尊为上客。但稍有一门与事实相违背,便劝人说‘佛法无用,世间小事,预测不准,经书传法,又岂能真?五眼六通,都不可得,佛法无边,何处体现?’

“迷人不知此之追求,通通背离佛道,所有幻化皆为红尘假象。修佛弟子应当守住本心,不应佛法外求。但也有众生虽知佛法难闻,难觅难寻;也知佛之开示,字字玑珠,句句经典;虽想渡脱自己永离六道报,但每听佛法,反而心生杂念,惴(chuai)惴不安。

“世间众生,形色百态,虽有一颗心,却做万般想。但我久游六道,也并未对此失望哀恼,因我深知,糜糜众生,皆具佛性,唤醒本心,皆可渡脱成佛。

“弥勒世尊,慈心救世,不忍天上佛母盼儿归,昼夜思念泪横流。请为迷途之子指点迷津,指正修佛方法,指点修佛道路。”

弥勒佛言:“善哉菩萨!我为迷途众生略说指点。现末世众生多造诸恶业。杀人劫舍,即是恶业;过分贪求,亦是恶业。修佛路上,多被大小恶事所累,也常被大小恶业所缚,众业所感,不得亲闻听受佛法,也是常有之事。

“一人修佛,六亲眷属皆可渡脱苦海。学佛之人对于幽幽鬼魂如同暗夜之明灯,使六亲眷属为之吸引,面向明灯,趋之若鹜(wu)。

“所以修佛之人,修佛最初,常感心身疲惫,心慌气乱。此时不需紧张,也不应心起嗔恚,更不需求道驱鬼,应内心常怀感念:他人即众生,众生有难,我应慈悲救拔,从此学佛更应精进,学佛道路永不退转。不应心生忿恚:‘人鬼殊途,莫近我身,学佛人众多,速速另寻他去!’

“众生不知,阴阳相聚,皆为缘字。善缘恶缘,本为今世前世所感。应将我做幽冥想:我死之后,亦为幽冥众生,为救拔自己脱离苦海,也会寻求在世学佛亲眷救拔于我,令我渡脱。到时方知为何你不寻求他人助你,皆为缘字;他人与你宿世无因缘,即便想救,难求方便。

“众生学佛应慈悲救世。六道众生皆为众生,无他名号。对人慈悲,对幽冥生灵更应心怀慈悲,助其消除自身罪业,待业消后,自然心怀感恩脱离于你。你不被业力所扰,学佛听法,便不会心有波动,动摇无有宁也。

“众生修佛也不应将障你修行之事全部推脱于幽冥众生。你应当知,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有众生问:“我佛慈悲,我常常心生恶念,并不是我自主所想;我常自责心内生起无端恶念,我自责之时,适才恶念复又生起,循环反复,良久不退。我自知一念恶即是造业,但我自责,是否也是业?恶念生起不可控制,弥勒世尊如何渡我?”

弥勒答言:“不必过于自责。恶念兴起,你可告于自己:我兴起一丝恶念,旋即放下,不可常端于心;善念生起,也应告于自己:我兴起一丝善念,也不必常端于心。不必整日为恶念自责,也不必整日为善念自喜。

“善恶之念,皆如轻风吹过山头,轻风已过,山头自是不动,但众生头上更有神明记录善恶。所以众生也常应心怀忏悔,入睡之前,应回想自省:我今之恶念恶行,恶言恶语。对待他人,可有分别?做事待物,是否尽心?对待工作,可曾尽力?对待友人,可言出必行?如我未做到,我今真心忏悔,谨记我之过,以后永不再犯。

“精进自己,提升自我,做好世间人,潜心为修佛。”

为众生普说修行品第四

时,观世音菩萨向佛顶礼,问:“弥勒世尊,我佛慈悲,怜悯六道受业众生,请为众生开示,宣讲修行之法。”

弥勒佛言:“善哉菩萨!我为汝等宣讲开示。六道众生,或闻佛法,或不闻佛法;或有修行,或不修行;或时刻受苦,或受一时苦;或潜心向佛,或为求精进,皆不能够做真实修行。

“何谓修行?你身在何处,身担何任,应做何事,学习技能,皆应尽其能力,将事做好。”

有众生问:“俗事皆身外。世尊光劝我们尽行身外事,不教我们修心性。我们寿命,虽有比凡夫长,亦有比凡夫短,与佛相比,弹指之间。身外俗事,生命不息,无有停止,修心之行,何时才可安心进行?”

弥勒佛笑曰:“你等修佛,只观其外,不向其内。金石在外,玉石在中,外事可为,心内随行,内外兼修,本是一不二。外事精进,其心不动,俗事操劳,内心安然。

“万事万物,皆为修心,辛苦劳作,也是修心。自心欲修如如不动之法,万事不做,一心观照,实则为水中望月,缘木求鱼。应做事之时,体察自心是否安然,自己当知;焦虑紧张,嗔恚忿怨,喜怒之情,情绪波动,自己亦知。劳作中体察自心,最是禅修方便之法。”

有众生问佛:“我不信佛,听闻佛法,瞻礼佛像,古寺庙宇,暮鼓钟声,皆令我心生悲痛,泫(xuan)然欲泣。我佛世尊,我之行为,是与佛有缘,或是无缘?我因过于悲痛,不忍踏入寺院,我此行为,如何修行?世尊救我,为我开示宣说。”

弥勒佛言:“汝之行为,皆因前世业力所感。你见佛亲切,心生悲痛,前世或为修行之人,或由机缘未到,或最终行差走偏,最终正果未成,落入轮回,生至此世,难免遇佛有万千情绪。

“此时,你莫要想我是恶人罪人。遇佛欲哭,实为害怕恐惧,你更应拜佛礼佛,忏悔前世罪业之事。

“佛前流泪,不需惭愧,也无需自责:我年事已高,人前哭泣,他人如何看我?

“你理应知,何处为你实像?可在他人眼中口中?

“如若过分介意他人眼中之你,不肯近佛,背离佛道,沉沦六道,生死难脱。为保颜面,舍弃遇法机会,实在是因小失大,买椟(du)还珠,令人惋惜扼腕。”

众生复又问佛:“世尊开示极是。我背向佛,不去寺院,不读经典,不生忏悔,实乃是小我过高,颜面看重,人前人后,不肯显示自己分毫懦弱,显失体面。我心狭隘,皆是我之过。我诚心忏悔,但我宿世罪业,前世因缘,我并不知,我如何行忏?”

弥勒佛言:“前世宿业,不需待得你具备五眼六通才行忏悔;也不必寻求能人异士为你宣说。你有向佛之心,实为佛之慧根;你有万种不好,驱使你远离佛法,绊脚障道,皆为前世之业,业力所感,你自当知,何必到处问询,再行确认。忏悔之法,重在诚心,诚心忏悔,决心改过,自有神明加护助你进入佛门,修习日常之法,同生佛国。

“如何说忏?

前世所造诸恶业以及所有贪嗔痴

愚心愚见不得智教唆他人搬是非

以及种种诸恶事以及种种诸恶业

我今真心求忏悔今生学佛心坚定

精进自身证果位

有众生问佛:“如今修佛去寺院也可?不去寺院也可?去寺院是真修佛?不去寺院背离佛?在家出家如何修佛?出家为正道?在家修佛,容易被外道所扰,成为外道?寺院修佛有护法保护,在家修佛,因修士如明灯,幽冥外道,精怪生灵皆被吸引,入侵我身,使我置于危险之中,莫说修佛,性命堪忧,末世之行,我如何自救?”

佛问众生:“你修哪尊佛?”

众生答曰:“我修十方世界诸佛。”

佛又问曰:“你修之佛,可在寺院?”

众生答曰:“并不在其中。”

佛又问曰:“你修之佛可在家中?”

众生答曰:“也不在其中。”

佛又问曰:“你修之佛,身在何处?”

众生答曰:“我修之佛在天上,西方世界,三十三天,遍及宇宙,皆有我佛。”

弥勒佛又问:“你看我在何处?”

众生答曰:“世尊在龙华树下,为我等众生慈悲讲法。”

弥勒佛由头顶放出金色豪光,为大众说:“佛不在西天,不在寺院,不在家中,佛在你心中。心中有佛,佛无处不在;心中无佛,上山下海,跋涉万里,难觅真佛。

“在家烧香,实乃拜你心中之佛;你去寺院,瞻礼佛像,尽行佛事,做佛功德,亦是礼拜心中之佛;诵读经书,晨钟暮鼓,皆为唤醒你之本真,让你得见心中之佛。在家出家,皆是因缘,莫要强求,皆不为错。

“出家之人,为守本心,脱离红尘,所处清净,红尘繁华,不被其扰;发心行愿,渡脱娑婆世界及六道受苦众生,亦可成就;寺院为佛之净土,宣讲佛法之地,自有神龙天子护持,所以清净。

“众生不得听闻新法,便谤寺院,又说僧尼,他偏己正;遇见僧尼,便说他修行偏法,顽固守旧,正果难修,徒下功夫之想。莫作是想,也莫作是说;一念之想,业力甚多。你要知道,断尘出家,抵御诱惑,实为实难之事;饮食男女,多被情字所扰,为情所困,为求正道,戒体清净,断除情字,实为极难之行。

“但身为僧尼,身处清净地,自心不清净,受人供养,心无慈悲,或有分别,谄媚住持,挤压同僚,攀结富贵,轻视平民,实比凡人造罪,罪重复倍;死后落入阴山,六劫之内,不得听闻佛法,再转生为畜生,若得遇善知识,助其救拔,方可得脱。

“在家修行,不必拘泥于坐禅念经,烧香跪拜。坐禅念经,皆为助你心体宁静;烧香跪拜,也是助你礼拜心中之佛。心中有佛,不在于形式,心中无佛,形式无用。

“在家修佛,举手之间,皆为修行。与人交谈,口说善语,力行孝道,亲友弟恭,家庭和睦,皆是修行。常怀济世心,何必在于在家出家?正信正念,何处是外道?

“背离佛法,亦为外道;借佛之名,谋己之私,才是外道;寺院不是外道,在家亦不是外道;心邪不正,心偏法偏,才是外道。

“欲修佛法,恐其外道,先问自己:心在何处?

“心正不偏,外道难觅。心正法正,无有外道可拖你堕入业海,行向外道。如恐背离佛法,应常问自己:我真心何在?我之真心,是否为正?我是否至善慈悲,无求无为?

“应常观照自心,众生本心,不应忽略,应时常看守;只因修佛修魔,修仙修道,皆为此心,是否成就,也在此心。

“欲想修佛,又恐其外道,应轻视小我,平淡处之。莫要心怀恐惧,忿怨恼怒,嗔恚

心情,皆可助长邪恶力量,助长外道,使真心蒙尘,行至佛门之外,永不可见佛门。

“末世之修,实为六道皆修。你自修行,心怀慈悲,你心不动,受业众生,慈悲救拔即可,外道众生亦可感化。你心如磐石,平淡处之,外道又能奈你何?

“你莫要道:‘我力微薄,难以劝化诸多业力;我不修佛,一切顺利;我心修佛,造万般难。’莫作是说。你应下坚定修佛心,并要知佛法无尽,佛力无边,你之难事,在佛看来,皆是业力,也为因缘。业力包含善因,业障蕴藏善果。佛不强阻业力,佛劝你行度化之事,度化业力,实则度化你。

“你莫觉不公平,常说凭什么。无有业力,你离佛向远,即使亲近,学而不精,偶有精进,更难持久。你更应知,所有业力,善缘恶缘,并不是佛为渡你,强加于你,实乃你前世宿世所做所行之果。

“我劝你慈悲度化,实乃渡你,变恶缘为善缘,转恶业为善业,助你修行,得成佛道。如此之想,何必忿恨恶业,应心怀慈悲,发心感恩才是。外道障难,也自是在你听闻佛法的正知正见之时,如此阶段,更应精进学佛,不退佛道。”

有众生问佛:“我佛慈悲,何时入世?带领我等迷途众生,得成佛道;或为我等,指一明师,带领我等,奔向兜率佛国。”

弥勒答言:“愚钝迷人,莫作是说。你寻明师引导,自是将自己性命,交与他人;如人过独木,稍有不慎,便坠入湍急之河,命悬一线,岌岌可危也。众生皆向佛,却离佛道渐行渐远,实在可悲可叹,令人惋惜。

“修佛如何不能自己做?

“深山可修佛,闹市亦可修佛;万人聚众可修佛,独自一人也可修佛。众人本是心一颗,善恶之念,瞬息万变,今日圣贤,其心变幻,明日是何?

“众人轻易将性命交出,实为自己懒惰。自己不修,等待他人渡我,他人且迷,又有谁渡?

“我常常说:修佛乃是修自心。自心明则智慧生,何必向他处求佛做;心明体净,自然见佛,也见弥勒;心中见我,弥勒自是无处不在,何必在意弥勒入世在几何?

“我等弟子,修佛应记精进勤,修佛自渡再渡他人,莫向身外求弥勒。

“若有众生,视自己是弥勒,或视自己是诸佛,众人皆不可盲目跟随,崇拜信仰,赠予屋宇,房田宅舍,尊为师父,叫他弥陀。

“不可跪拜于他,不可任他佛法宣说,不论他是真佛假佛;他在尘世与你平等,众生不悟皆凡夫,众生明心俱成佛;众生本是未来佛,欲成佛道应观照自心,自心不观照,即使身在须弥兜率,仍然见佛不识,迷失佛法真性。”

众生闻佛所说,皆得大了悟,感恩佛说,向佛顶礼:“以后必依此修行,才不迷失自我。”

众生带业修行品第五(上)

尔时,有众生向前问佛:“弥勒世尊,众生修行欲要净身,是否应该先行净口?一日三餐,盘中饭菜,皆为素食?但我等众生口食杂味,常食酒肉,强食素食,心挂念之;米酒甘醇,鱼肉鲜美,强将其断,心难清净。但我食肉虽满足口腹,却又心生忏悔,我食之物令我迷转徘徊,学佛之心不能前进又不肯后退。”

弥勒佛曰:“众生吃素,皆因慈悲。众生万物,视它如我,我它之命,无有分别;鸡鱼牛马,所生之后,并不知自己名为食物;吃众生肉,如吃我肉,推己及它,自是不觉鱼肉鲜美,自然荤食放下也。

“常念佛号,心怀慈悲,食素因缘,瞬息即到;机缘未到,强行食素,眼之所见,心之所想,皆是牲畜,如此之为,不如不吃。但食荤之时,应知自己学佛未精,慈悲不到,所以机缘才未成熟;莫要作食荤是好,我是幸运者之想。”

有众生问佛:“我久居山野,平时不肯读书习字,或放下书本时日良久;我所遇见之人,也皆为我同类,或亲遇佛法,又觉难闻难懂,我非聪明智慧之辈,如此之我,如何得救?”

弥勒佛言:“莫作是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明心即有无穷智。你虽为凡夫,自称不读书,又说无文化,周围无佛缘,同行皆同类,但一颗真心你有否?”

众生答言:“普天之下,众生皆有,我虽愚钝,但我也有。”

弥勒佛言:“你知有心即可。真心尚存,可达万里。劳作生活,坚守本心,本心不动,智慧自生;智慧生起,可识本性,本性识明,返璞归真。求佛方法,自有万千,学佛之人,悟性不等,有快有慢,皆是根基,不需羡慕,他人心性。守住本心,众生皆达,快慢有别,亲疏无分,智者愚者,守住本心,皆为平等。”

有众生问佛:“我曾习恶业,结恶果;为己之私,谋他人利,赚取他人,不当财物;也行偷窃,强夺之事;不孝父母,虐待妻儿;常说谎话,蒙骗他人。我无颜修佛,但我不想沦为恶道,我一心忏悔;或我死后,亲人家眷,为我超拔,我即刻可转恶为善,不受恶道之苦。我自不修行,劝亲人修行救我,佛说此为方便之法,可否为我随行方便?”

弥勒佛言:“你之所想,万劫难救。你做大恶业,应发大忏悔心,忏悔被你恶行所扰众生,如取得原谅,可减轻你之过;若众生人海难找,则应做大功德,尽全力救助受苦众生,或人或畜,或仙或鬼,皆应救拔,无有分别。且不可生你做善事,行大慈悲,转恶为善,有大功德。

“行善是为消恶业,恶业消尽可修佛;如你恶业未消,身在幽冥,需亲人救拔。听法之时,你应自力,破除混沌,知你本心,具足佛性,真心忏悔,广渡幽冥。

“你之恶业,多如须弥,不可改过三天五日,便失去耐心,自判自己永在恶道,对于佛道,丧失信心,你理应知天救自救者。

“你心向善,佛便可知;你一转念,佛也所知;法界虚空,一沙一尘,佛皆知悉。你心向善,诚心忏悔,佛便助你结善知识,渡你脱离恶道报。”

有一众生立于人中,懦懦不敢出声。弥勒见状,慈悲问言:“你有何事,显此形色?”

众生出列,向佛顶礼跪拜,跪祈数十,不肯停歇。

弥勒答言:“你且暂停先说。”

众生跪坐,双手合十,合掌向佛,回答弥勒:“我是红尘之中一草仙,蒙佛恩德,可听闻佛法。我与凡人束缚捆绑,凡人以我谋利,凡人不修,我欲修佛道,但不得脱离凡人身,我求出无期,世尊救我性命,救我行佛道。”众生欲说欲泣,哽咽不息。

弥勒佛言:“你且先停悲哀,听我为你宣说。六道之内,所有众生,皆为平等,无有高下之分;我救助一切众生,自然救拔于你。你一心向佛,诚心修佛法,凡人以你谋财,你不可临坛下身,助他积累因果;他之业力,自有他担,你借他之身,有万种理由,皆都是错。

“你问自心,你上身占体,所图什么?你所图之物,皆为贪求,既生贪求,非错即过。凡人谋财为凡人过。

“你莫作是说:‘我占身临坛,为开宣布道,宣传佛法,功过相抵,功大于过;我占人身体,为迫不得已,弟子烧香唤我,我拒绝不得。’

“你要知道,你之心性,相较凡人,高出几何?你之心性,明澈几多?

“莫要功高我慢,守住本心,你也应时刻记得。你心性难守,更应盘腿打坐,念诵佛号,世尊弥勒,平静内心,放轻小我。弟子召唤,回应不得,红尘诱惑,奈你不得。

“你之修佛,看似比凡人简单,你之心性,一刻之间,万般动摇,欲守本心,却比凡人难过。凡人不看佛经,所以你佛法难得;凡人打坐是外求,但你修心必须打坐念我,也可念诵别佛。”

尔时,众人观看天空有乌云一片,乌云之中,黑气渐浓,众人皆惊,请求护法。

弥勒佛曰:“不必惊慌,此为外道,前来求法,你且下来,对我详说。”

从乌云上降下一子,身着黑衣,跪拜礼佛:“我佛慈悲,未舍弃我。我为外道,实乃修法行偏;因我执着,坚信自己修法为正法,而行差走错;因执念过深,时间悠久,我今已现魔之印记,永难回头。世尊救我,莫要任我沦入魔道,请怜我数劫之前亦是佛子,为我指点正途。”

弥勒佛曰:“众人之心,为善为恶,一念之间,行差踏错;一朝失足,永离正道,迷失本性,万劫之中,沉沦苦海。

“众生当知,坚守本心,至关重要,行至哪路,皆由此心出。莫到自己受尽万般苦,才想救拔求佛陀。

“如今你已身为外道,所思所念,更多为恶;你之执着,使你陷入魔道;应即刻放下,打破执着,断除贪求,不生嗔恚。

“每起一念恶变万般善,因不做善事,无有善事可想,便可念佛名号,不敢念诵他佛,可念我佛弥勒。

“你有一念善,我便护持与你,入我佛道,做我弟子。你力行佛法,真心悔过,并劝他人,断除恶念,阻止他人,行罪做恶,坚守本心,永不退转佛道。”

外道听言,对佛跪拜,大声宣说:“弥勒世尊,慈悲怜我,我等皈依佛,此生不息,永不退佛道,即使落入轮回,一心向佛,即便历经数劫,也愿做佛或为佛护法,伴佛左右。”

众生带业修行品第五(下)

有众生前来礼佛,向佛问曰:“我佛世尊,我生为阿修罗,非善非恶。我族众生,皆具神通能力,骁(xiao)勇好斗,本为我族性格,又具备人心嗔恚,怒火攻心,不能自制。我族成年以后,多为战神,也为战魔。

“我族久居天上,由于心性非神非魔,谓之‘非人’。我们比凡人强大,由于易怒,又比凡人邪恶。有我族人,想修佛道,由于心性难以自控,沦堕为魔,已成我族命中注定,众口不宣之事。弥勒世尊,请怜悯我族,为我族人开示解脱之法。”

弥勒佛言:“众阿修罗,虽心有嗔恚,但悟性极高,有守住本心者,多为佛前重要护法,或为仙神,或为战佛,清理乾坤,担当重要之角色。

“你族修行,应切记忍辱二字,忍辱之道,实为你修行不二法门。遇人挑衅,你可能自制自己,不将恶口相向?也不举起刀戈?

“如你嗔恚之火,难以自控,你可心中默数至十,再念我佛。嗔恚之时,亦可成为你修行之地,修行忍辱,得成正果。”众生谢佛,作礼而退。

又有一青衣众生,双手抱拳,前来礼佛:“我为山中术士,擅长推测相术,说解卦辞,我修习道家法门,修相体大,但不修心。道家佛家,本为两门两派,我修道家法,又修佛家心,我终成道?还是成佛?

“师父曾经教导与我:我之门派,重在纯精,学多而杂,道法可崩。但我行走世间,又听人说:修行不修心,最终难成就;成道或做佛,两两不可得。

“我佛慈悲,我有幸得遇世尊,虽您为佛道,可否垂怜与我,向我宣说。”

弥勒佛言:“众生看我可有分别?”

众生答言:“分别明显,我道你佛。”

弥勒佛言:“众生观他人可有分别?”

众生答言:“亦有分别。诸佛菩萨,天龙修罗,各位天女,幽冥外道,形色各别,俱都向佛,唯我修道。”

弥勒佛言:“众生观众生,可有分别?”

众生答言:“分别良多。世间男女,有人信佛,有人不信,有人修仙,有人问道,有人通鬼,有人做魔。世间各教,量多难数,详细述说,昼夜难停。”

弥勒佛言:“汝之分别,大过须弥。世间各教,归我一教;世间各法,终为一法。天上天下,无有区别可分。

“你只修外体,不观照内心,如同只雕塑外壳,不填充灵魂。徒有外在,内心空虚,如遇外力,即刻崩坏。内心不修,谈何修道?

“所谓修行,皆为内外兼修,福慧双至。道家修行,实为另一法门。你精通相术,比凡人更深知因果;你通达鬼神,更是知道神佛本是存在。更应观照自心,修成正果。”

众生又问:“天下法门归一门,万门之法归一法,是否天上皆为佛法?佛教之大,天下万教最终归于佛教?”

弥勒佛言:“莫作是说,此实为众生狭隘之想。

“万教归一,万法归一,实无有名字。你说我是佛,我便名谓之佛;你说我之法为佛法,我便将其名谓之佛法;若你说我之法为道法,亦可称之为道法。

“世人称我为佛,为世尊,为觉者,为如来,为天人师,为教主,此皆为众人为我所起之名。我之真我,本无有名字,我亦不知,当为何名。

“我说之法,也本无有名字,众生不得执着。佛法道法,渡你之法,即是真法。

“所谓真法,也只是方法。众生不得执着于心,不得执着自我,更不得执着于法。

“我常说:心要如如不动,一念不可生,善恶之念皆无有,何况佛法世间法;听懂方法即放下,才得自由大解脱。”

此时人中走出一畜牲,向佛跪拜,泪珠垂落不止,问弥勒曰:“世尊救我。我在世间,并不知为人果腹;我来世间不久,数月便沦为食物;我以为众生平等,却不曾想,我如同果蔬。

“我听之佛法,深知我前世为恶,今世为畜。我虽忘记地狱受苦,但我在世,屠刀向我,任人宰割,放我身血,割我身肉,切断我骨,煮我入锅,让我如何不心生忿恚?让我怎能心生慈悲?我之痛苦,片刻不能停也。”

又有畜牲,一同跪拜,向佛顶礼,继续言说:“我为恶兽,看似凶猛,但我风餐露宿,久居野外,烈日暴晒,大雨淋身,如遇寒冬,饥寒交迫。我食小兽,亦要辛劳奔波,待我年老,身衰体弱,若无有我族供养,我便要昼夜饥饿。我行走间,或遇猎人,或入陷阱,或同类相残,沦为畜牲,往往不得善终,死后亦不得安葬。我佛慈悲,请救我解脱水火。”

弥勒佛言:“你等众生,应当知道,宿业轮回,皆为因果,天理循环,无有穷尽。

“今生之苦,实为前世业力所受。你为畜牲,远离佛道,死后亦复受苦,受苦将尽,又转畜牲,循环反复,直到业尽。转生为人,多为残疾,或聋或哑,或遇佛法不闻,或遇善知识不近,如此轮回数世,业消之后,转为常人,才得听遇佛法。

“你今为畜牲,要时时刻刻心怀大忏悔之心,行大忏悔之法。众生食你身肉,虽为众生之过,却也消除你自身极大业力,你地狱受苦,亦为消业。业力不同,所受分别。若有幸得遇善知识,更是你宿世之前所做善业,一念之善,才可得遇善知识,为之救渡。

“所以众生,应将善字时刻记在心头,经常观照,提醒自我。畜牲之苦,远比众生所说之苦,痛苦数倍,不可宣说之苦,亦不可数。众生做诸多恶业,堕入地狱,又转畜牲,循环反复,佛法再难听闻。”

有众生举手问佛:“我佛世尊,我知现今天道已改,地狱已空,皆落入阴山,为何世尊,仍说地狱,地狱何在?”

弥勒问曰:“你可知阴山何在?”

众生答曰:“我慧根尚浅,不知阴山可在娑婆世界。我日夜担心,恶神恶鬼,押入阴山,途经娑婆,万一阴山有崩坏缺口,娑婆岂非成为修罗场?凡人如鱼肉,任恶鬼宰割。佛渡迷人难上难,人间沦为恶鬼道,佛渡恶鬼,莫非比渡人容易许多?”

弥勒笑曰:“孺子可叹,想法甚多。你心向善,阴山何处无有;你心向恶,阴山在你心头坐。

“阴山不在天上,不在地下,又怎能在娑婆?

“你若作恶,低头便是阴山;你若向佛,抬头便是极乐。

“法界虚空,阴山只有处所,有佛力加持,坚固无比,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无穷尽人亦可装满。我之弟子,不须担心,会被挤破。

“我之弟子,莫要上山下海,徒在娑婆寻找阴山,不知你找阴山做什么?

“也莫要向西方寻极乐,西方若有极乐,东南北方怎么说?只有西方有真佛?东南北方难遇佛?

“我之众生,听我之法,常行善事,观照自心,你之心中,自然就是极乐佛国。你所处之地,虽名娑婆,你心中有极乐,所以娑婆亦是极乐国。”

又有一天女,摇曳生姿,步履生莲,面容姣好,声音婉转,向佛顶礼,前白佛言:“我佛慈悲,我虽为天女,在天所食,仙花仙果,所饮琼浆玉液,所穿仙衣仙衫,所用仙宝法器,日常所享天人之乐;但我天福享尽,亦要落入轮回,转世之后,忘却天人之好,再想修回,困难复倍。

“我等天人,在天无忧,所以无有修佛之心。降为凡人,多为懒惰之辈,不肯受苦,更不忍修佛。

“也有天人,多被情字所系,做种种过,承担业力,轮回受苦。因情字所受业力,成为凡人,也多被情字所困,情路坎坷。

“我佛世尊,我不能修佛,实为环境太过优越;我下凡懒惰,更是我等性格。这样之我,可该如何?修佛之苦,累我身心,我比常人辛苦数倍。”

弥勒佛言:“姣姣女子媚相好,不肯洗尽铅华落白头;在天不知何为忧,做人遇难只知愁;尘满面,泪横流,为情所困眉紧皱;不知情字恩爱皆为假,回天还要心中修。

“尔等众生,贵为天女,被世人高看,众人追捧。因宿世之前,为大善人,或广做善事,或大发慈悲,行善之德,不可计量,救助其人,亦不可数,所以成就大福德,生为天女,得享安乐。

“但天女非佛,也未做到明心见性。如不修行,天福再多,也有用尽之时,落入轮回。因你自身性格,可忍受生活之苦,却不能忍修佛之苦,但你今下当知生活之苦,远比修佛,其苦数倍。

“修佛实乃修自心。自心如如不动之法,吾不知何苦之有?

“修佛不在外在,修佛不在磕头,不在禅坐,不在烧香,不在念咒,不分门派,无有宗教,只观内心,行善、悟空、净化、修心。

“我等众生,末世之修,实乃简单方便至极。

“如此仍谓之困难事,吾便不知,不困难是什么。

“我之弟子,听我宣说,末世修行,以此为准。我今传此修行之法,我之弟子,宣读佛理,阐明佛意,广宣流布无分别,做大功德。

“若有众生心怀疑问:‘此经虽好,众人不听,我为他宣说,甚至与我形同陌路;辱我不怕,怕他谤佛,因我说法,更造他业,该当如何?’

“我之佛子,牛不喝水,你能否强按其头?人不渡河,你何必为其作舟?

“你应知道,世间之法,本有万门,任他修行。内修本心,外修善行,皆可成就。不必心里过于执着,定要让他和我同门,此心实为贪求之心。过多贪求,好心坏心皆为错。

“还有众生,其心分别:他是红阳盘,我为白阳盘。

“我等弟子,你要当知,红阳白阳,本为计数,万法归一,佛法无二,道法统一,皆归本元。众生知我说法,深知修心重要,从今日起,不追神通,坚守本心,誓成佛道,普渡众生,生我佛国。”

众生普行大愿品第六

时,观世音菩萨从座而起,向佛顶礼,问佛弥勒:“我佛世尊,深知法界万劫之前万劫之后所有之事;也深知我在娑婆世界作为王女所做修行;亦深知我感念六道受苦众生内心不忍,如同身受;更深知我为救众生所发大愿:我愿六道之内,所有受苦众生,听我名号,或唤我名,皆得解脱所遭之苦;六道受苦众生,乘我之力,得享安乐。

“若有恶人,抑恶向善,我悉令他所结善缘,远离恶事。五浊恶世,诸多恶念,使令众生,迷失自我本来面目,作恶众生,兴起一丝一毫一点善念,我皆悉心护之。

“我从久远劫来,协助千万亿佛普渡众生。弥勒世尊治世以后,我继续为六道众生广开方便。

“六道之内,在我看来,皆为苦海;即使天人,所享天福,待天福尽,亦要受苦。

“地狱恶鬼,所受之苦,不可计量,不忍称说。因一刻受苦不停,莫说听闻佛法,其心一刻不得宁也。

“娑婆世界,所有众生,皆被种种苦恼所缚。或有嗔怒苦,或有别离苦,或有贫穷苦,或有残疾苦,或有生死苦,或有其它种种苦,因果轮回,业力逃脱不得。业力驱使,流浪生死,不能超脱轮回,便不能脱离种种苦。

弥勒世尊:“众生修行,如何得证果位?请为众生开示宣说。”

弥勒摩观世音菩萨顶,为菩萨及所有众生,宣讲佛法:“六道以内,所有众生,皆为我弟子。

“我曾发愿:我同我门弟子,必将相见于龙华树下,将娑婆世界变为极乐净土;六道众生,凡具备思维意识,我皆令其脱离苦海,人人可闻佛法;六道众生,皆可修佛;众生怀有一念善,我皆护持,结识善知识,生至兜率佛国,伴我身边,听闻佛法,得我亲授,自在安乐。

“我之大愿,遍及法界,皆悉听到。我依愿行,乘愿之力,六道众生,有一念向佛者,我皆令其脱离苦海,无有遗漏,更无有亲疏分别。”

有众生问佛:“我佛慈悲,您之愿力,众人同您皆相聚于龙华树下,是否暗指您不入娑婆?娑婆世界无弥勒,兜率众生才得遇真佛?”

弥勒佛言:“我之分身、法身遍及宇宙,一沙一尘,皆为我之眼。众人不具神通,不能亲眼观弥勒,但众生皆俱智慧,将此法宣传出去。听我佛法者,皆如同见我,按我之法修行,普生兜率,同享极乐,何愁到处不见佛?”

有众生问佛:“众生修佛,是否皆应学习世尊及观世音菩萨,发心行愿,久住娑婆?娑婆世界,有诸多诱惑,我恐迷失本性,可否发愿,先成就佛?”

弥勒佛曰:“欲证果位,是要普行发愿,但所发愿力,皆由你慈心所感。若无此真心,不可强求自我,发愿不做,反受业力所困。”

众生又问:“弥勒世尊,若我为天人时,所发愿力,入轮回后,悉数忘却,该当何如?”

弥勒佛曰:“你为天人时,所发愿力,可为亲自向佛许诺。你乘愿而下,愿力广大,即使忘却所发之愿,自有护法助你,达成愿力,行发愿之事,所发之愿,终会成就。

“世人学佛,为求明心见性。

“如发愿:‘我必成佛。’若奈何我今世并未明心,则乘愿之力,再入轮回,直至成就,得成果位。

“若众生发愿:‘我当成菩萨。’则一呼一息间,皆应怀有广大慈悲,不忍受业众生,受一时之苦,无上佛道,誓愿成就,今世永世,不退成佛之心。

“有众生发愿:‘我要作罗汉,侍佛身边,伴佛左右,听闻佛说万妙之法。’则今生应行大善之事,受苦众生,随缘度化;或我自修佛,心无所动,业力消除,明心见性,即可成就。

“有众生发愿:‘我当作天人。’

如此之愿,可不必发。在世之时,行大慈大善之事,力行孝道,救贫怜苦,和睦众亲,友爱他人,你之内心,无有愧对,所行之事,皆具正义,便可成就。

“有众生发愿:‘我当作人。’作人之分,颇有复杂,贫富贵贱,皆谓之人;老少男女,盲聋喑哑,皆都是人。

“众生想成哪种人?全凭业力,德福多厚。前世修行佛法,正心正念,救助他人,可为贵人;若发愿慈悲救众生,可为贵人之女;若生前所习诸恶业,死前一刻求忏悔,可转为贫穷之人;若生前行杀戮之事,并非战争,捕猎鸟兽,亦为杀戮,众生体量有分别,生命和你无区分,如此之人,若心生忏悔,可转为盲聋喑哑,虽为残疾,但可听闻佛法;若无忏悔之心,则转入阴山,受种种业力之苦,即便遇佛,地狱开示,因其身心备受熬煎,怎得一刻听佛说法?”

弥勒佛问大众曰:“可有人发愿为畜生?”

众生皆答:“我等不想。”

弥勒佛曰:“我等弟子,应当深知,身入轮回,即为在苦海,身在苦海,则有时刻沉沦之风险。唯有了脱生死,脱离轮回,才可得永恒安乐。所以,我门弟子,皆应发愿:了脱生死,得成正果。修习佛道,应勉励精勤,持久不退。”

劝众生度化他人品第七

时,观世音菩萨从座而起,向佛顶礼,问弥勒佛言:“世尊弥勒,慈悲天下所有受苦众生,不忍众生承受轮回之苦,上至天人修罗,下至畜生恶鬼,悉令渡脱。虽为世尊之大愿,亦是苍生之福德。

“众生听闻佛之所说,必将佛法宣传出去,莫要束台高搁,广宣流布,度化他人,普天之下,悉令皈依。

“我久游娑婆,也游三界,行我之愿,渡脱各界受苦众生。

“我在龙中,即现龙王身,为其说法;我在天中,亦化天子天女身,开缘度化;我在人中,或现佛身菩萨身,或现金刚护法身,或现罗汉仙子身,或现男人女人身,老者儿童身,或现残疾身,或现恶鬼身,为迷人力行点化之事;我亦下至幽冥,或现菩萨鬼王身,使令幽冥恶鬼,得以脱离。

“无始劫以来,所有众生,随缘度化。度化众生,亦是开启智慧之所在,巧用方法,令其信受。

“自神仙诸佛出世以来,无有一条天规戒律强制六道众生必须皈依佛,必须得解脱。虽渡脱众生,脱离六道,为众佛所愿所想之事,但各界众生,因业力不同,听闻佛法,感知亦不相同,所以普渡他人,也应随缘度化,因缘际会,自会皈依。

“所谓皈依,乃是皈依内心之佛,并不单指皈依形式。形式皈依,心内无佛,便不是皈依佛。

“机缘未到,强行宣化,即使你有万种理由,证明佛是真佛,法为正法,亦不会成就。

“众生当知,行事待物,皆由缘字,因缘所感,终可相遇。或是与你无缘,但与你亲友有缘;或与亲友无缘,也会有人是其缘分命定之人。

“弥勒世尊,此些是我久游六道所感,众生也应得知,世间所有皆缘字,理应随缘,不可强求缘法。

“弥勒世尊,普天众生,发心行愿,内修自心,外渡他人,内外双修,福慧双至,才可成就。我佛世尊,已为众生开示宣讲修心之法,请降慈悲,为众生阐明修行之道,内外双修,缺一不可,如有缺失,实难立足。”

弥勒佛言:“观世音菩萨所言甚是。菩萨久游六道,对于普渡众生深有感悟。今日菩萨为众生说法,如久旱之地降甘露,急需之人遇珍珠,度化他人,随其因缘,为各类众生,行方便之法。

“所谓方便,可在言语交谈中,渗透佛法,再谈修行。修行之道,也实为简单,破除一切形式,内观自心,外行善事。众生如有兴趣,你便可将此经宣传流布。

“你可说与众生:‘我偶因机缘,得遇此经,我闻之以后,深感受益,对于你学佛之道,或许也有些许帮助。世间万法,劝人正信之法,可谓之正法。你莫觉经书庄重,我难以理解,或我教规戒森严,我目不敢视。你可将其作为趣味杂书,闲来品读,亦可消磨漫漫时光;或经中众生之机遇,困扰众生之问题,你亦有相同相似机遇,也有相同类似问题,便可借鉴经中之方法,解你所困,提供帮助;若所有众生困惑之事,你皆无有同感,便可当作他人之故事:普天上下,山野杂事,古灵精怪,幻化神奇,虽不是众生茶余饭后放在嘴边常行交谈之事,但此经也不会使你在阅读中感觉晦涩无趣。如不能依此经修行,但常读此经,也会增长修佛智慧,使众生俱有末世修行辨明真伪之能力。你我教派、信仰虽不相同,但翻阅经书,有何坏处?莫要视之为洪水猛兽,惧怕非常。’

“是经是书,重量皆由自心出;珍视与否,也因各人而有区别。我之弟子,度化他人之时,莫要先行对他人做出判断,对他人说:‘此经句句是正法,是正不偏。’也莫要对众生说:‘你务必珍视之,也勿要轻慢,应每日里仔细研读,依此修行。’甚至要求他人,排号背诵。莫要如此强制他人,发心虽好,但强缘是错;强行宣法,反而有使众生背离佛法之险。

“此经是否为正法,众生是否珍视之,众生是否高搁,是否宣化,是否依此修行,是否视为小品笑话,皆由众生自己心内自发。

“佛说随缘,你莫要觉随缘便是不精进。佛法难闻,我得遇正法,甚至不惜舍我性命,也要将此法广宣出去,为他人讲法,甚至欲要摇醒他人,快快依此经修行,莫要对他说其它。

“我之弟子,如此度化,皆不可取。一个缘字记心头,有时后退更是近佛法。

“我之弟子,如遇刚强顽固之人,可在其遇事之时,为其点化。对于疾病缠身之人,也可为其宛转介绍佛法。若遇不孝父母,夫妻不和,内心小我,作奸犯科之人,可先试试传统文化;如他肯听受,再对其宣说,业力广大;如他听受,再说消业之法;如他感叹佛法无边,可为其推荐此经,并告与他:‘我便是依此经修行,日常研读此经,受益良多,依此经修行,可灭你口业身业意业,可享世间安乐。’

“若遇不信佛法者,便可不需为其宣说佛法,可对其说:‘不要常怀嗔恚,对你身体不好。你要心内平静,常感快乐。’

“如他人对你说:‘我日常所见,皆令我不快。儿媳、邻居所言,更令我心生怒火;门前大树,挡我阳光;庭前花草,也长病虫;我食之菜,非咸即淡;我用之物,皆不顺手。我常叹老天不公,丈夫懒惰,众人皆要气死我!’

“你可对其这样言说:我有一个绝妙之法,你可在心里默念‘南无我佛弥勒。’

“若众生问:‘我不信佛,念诵佛号做什么?’

“你可对其说:‘无关信仰,我只见弥勒笑逐颜开,放下一切烦恼,你常念他名号,亦可心生喜乐;你心生喜乐,你见众人皆喜乐,众人见你也喜乐;见人说话皆善语,心怀善心得福多。’

“你自身改变,你之周围皆会因你而变。庭前树木为你提供阴凉,你可在树下聊天品茶,看天空辽阔;你种花草,滋养小虫蝼蚁性命,也是无意助他,却帮助他太多太多;你觉丈夫懒惰,便可教育儿孙勤快,儿孙劳作,全家喜乐;儿孙若不在身边,你便可量力而行,家务之活,每天都是那么多,你今天不干,明天劳作,也未尝不可。劳作中锻炼筋骨,劳作中专心劳作,这也实是修行之法,总是比你闲散躺卧,无聊呆着,有益更多。

“遇不信佛之人,强宣佛法,无有益处,不如不说信佛,只说修心和行善。既说修心,也莫要说:‘修如如不动之心。’要说:‘心要平和,才能喜乐。’说众生不懂之法,不如不要对他说。谓之行善,要说行善积德,善德可以佑及儿孙,后世后代,皆因你而得安乐。

“众生修行,度化他人,要说方便之语,行方便之法,在渡人中生智慧。方法有几多,智慧便有几多。

“莫叹他人,怎么就是不信我!我所说之语,句句是真,甚至在他人面前常行对天发誓之事。众生渡人,不要这样,即使你心急奈何,也要先想到渡人之方法,再因人度化。众生不同,性格各别,普渡他人,又怎能没有区别?

“我之弟子,渡人之时,会遇到众生种种,形色各别。有听之信受,有久化方归,亦有勤劝成就,更有不听不闻,顽固不化之子。

“我之弟子,不可心生嗔恚,焦躁烦闷,坐卧难安,彻夜难寐之想。你应知道,你外渡他人之时,内心修行,不可暂停;内心如如不动,应是生命不息,观照不止。劝人修行,为你外在做功,也是修炼你内心不动之地。你因他人,心生种种情绪,当知是自己修行不精,应体察自己内心,及时自省。修外修内,皆应兼顾,不可行一忘二,顾此失彼。”

有众生向前问佛:“我佛世尊,我等众生,为他人行度化之法,是否应发心行愿,再依愿进行,分别度化?若未发愿,自行度化,可能成就?或发愿不做,另行度化之法,可能成就?”

弥勒佛言:“我为众生宣说,修行度化。如先发愿,则为先告知佛,再依愿而行,普渡众生,大化十方。自有善知识,依你愿力,助你结善因缘,方便行愿;诸天护法,诸佛菩萨,也会因你之愿,加持与你,使你愿力可达,正果可成。

“你自修行,无有发愿,即靠自身之力,宿世善缘,度化他人。善缘多少,皆由你前世宿世而定,并因你度化之力,取得相应成就,或享天人福德,或具备富贵人格;少有佛前护法,更鲜见金身罗汉,只因个人之力,略显微薄,个人所种善因,也数量不多。

“所以,佛为弟子讲法,先讲发愿,再乘愿力,开缘度化。若发愿不做,另行度化方法,为舍简求难,更难成就。

“所以,众生学佛勿要轻易发愿,发愿即为做出承诺,必要依愿执行,才能取得成果。

“众生莫怕发愿时日已久,我今早已忘却前日所发之愿;你发之愿,已被神明所知,自有因缘助你,与愿力相遇。

“如众生发愿,又觉愿力难做,想要更改,则为诓骗神佛,应真心忏悔,三日七日,诚心悔过。

“普渡众生,最忌颠倒是非想,更忌分别心。莫要许诺我只渡人天,不渡仙鬼,莫要发如此之愿。如此分别,虽有人天得你度化,感恩于你,更有仙鬼,因你分别,对你嗔恨,为你施用绊道之术,使你修佛道路,困难艰辛。

“众人修佛,理应当知,我为众生开启方便,众生才会助我修佛方便。

“修佛之路,如遇困难,莫时常怀有他人之过,使我如此。他人障道,反观自心,是否我之所行,让他人感觉不公、不周、不尽心、不圆满。常思己过,莫道人非,莫因自己之心,为自己铺设障难。”

有众生前来问佛:“我佛慈悲,我听人说,明心见性,即为肉身佛。何为肉身佛?是否为我携带自身皮囊躯壳,去往兜率天国?或为肉身佛,久住娑婆,凡夫俗子,如何识清?娑婆世界,假佛众多,识清肉身佛,伴佛左右,亦可护我众生安全。请弥勒佛为我众生指点。”

弥勒佛答言:“何为肉身佛?明心见性即是佛,不悟是迷人,觉者即是佛。如何成觉者?正信正念,不论身外诱惑有几多,坚持佛法,内修守住本心,即使身边之人具备大神通,拥有种种神能之法,我亦平静对待,心内无有波动,深知修心,应是坚守本心,不另寻他法。他人神通,为他人造化,我虽不具有,但修行佛法,并未缺少什么。

“怀有神通,并不是明心见性,只是各人外在能力:有人学习好,有人爱唱歌,有人习书法,有人勤劳作。我之弟子,如仍不知,我再举例:有人头发长,有人眼睛大,有人性格好,有人要求多。

“世人皆不同,你深知正常;世人俱神通,你追求不得。修佛不是修神通,身外之物,平心对待即可。

“也不可断言:世人不可俱神通,神化之力,非病即魔。

“世人应知,天上地下,诸佛诸魔,你虽不见,俱为真实。种种神力,也是机缘,并非巧合。如此之人,能作此想,不是觉者是什么?

“你若周围遇此之人,便可当他作为佛。他说正确之事,可视为佛说;他说不对之事,可当作凡人说。何为正确与否,正知正见,正信正念,传你正法,劝你行善,不是正确是什么?

“所谓肉身佛,不是带身生极乐。迷人执着肉身,在佛看来,只是一件空壳。生命有尽时,神识无有止,若不能了脱生死,则可落入轮回,循环不止。前生牛羊是你,今生非人是你,来世为人,或为其他,也皆是你。

“我之众生,末法时期,莫要不信因果。今生造业,今生受报,报有早晚,总会来到;今生行善,今生必会享福报,或者自己得享乐,或者子孙增添福德。幼时受苦,并非真苦,老年心累,身体孱(chan)弱,才是因果。幼时莫将苦当苦,幼时之苦,可从苦中磨练坚韧性格。勤劳认真,诸多品德,皆来自幼时,看似受苦,实为福德。

“老时之苦常悔过:‘为我过去之因,才得今日之果;过去种种不对之事,我今真心求忏悔,有生之年,日日忏悔,过去所行罪过之事;从今日起,一心向佛,口说善语,说吉祥话,祝福他人,为人添德;请护法加持我,让我能够重得健康,我身健康,方便宣传佛法,普渡他人,赎我之过。’

“众生日日忏悔,并不是只忏悔即可。忏悔之愿,必要实行,你口言信佛,就要真信佛。

“何谓真信?心内时刻有佛。你忏悔之语,应写在纸上,每日宣读出声,实乃读给你自己所听,警醒自己,真心悔过。你应知道,老年种种不幸之事,皆为你业力。如到生命至止,业力未清,更要落入地狱受苦,直至赎清,方入轮回。

“我之众生,自身业力,实可自查:你所遇恶事,或遇恶人,或处恶境,种种不幸,内心哀痛,皆是受业。受业不停,造业不止,众业所累,生死难脱。

“我之弟子,听我宣说此法,从今日起,必要力行一切善,断除一切恶,众善奉行,诸恶莫作。”

众生回向品第八

时,观世音菩萨从座而起,向前礼佛,问弥勒佛曰:“弥勒世尊,众生末世修佛,大多只能度化同类,如其类有别,如何度化?请为众生宣讲度化之法。”

弥勒佛曰:“善哉菩萨!我当下即为众生说。

“普天之下,所有有情众生,消除业障,增加福德,方法有二:一为自种善因善果;二为受人帮助,增加福德。受人恩惠,己再回馈,双方福德皆可增加。同类之人,宣讲佛法,可为善行;听法之人,再宣佛法,你与众人,皆种善因。道传一,一传十,直至无量,不可计数,皆为善行。增添德土,德土积累,得成果位。

“若遇不同众生,如何为其增加福德,消除其身业力?

“可实行回向之法。若要回向,你必先要做出功德,你以功德之力回向众生。若你读经可观想:我读经时,有众生前来听法,你所读之经,要发音清晰可辨,给众生听,便应让众生佛法听明。读经完毕,你可将读经功德,回向龙天护法,十方善知识。再将读经之法,回向于你累世宗亲,回向给你想渡之人,以及你之本人。

“如此回向,上至天神,下及幽冥,包括娑婆及自身,皆添福添德,广结善缘。

“如此回向,可净化幽冥,对你恶之执念,消除其身罪业令其解脱,轮回人道,亲近佛法。冤亲解脱,你才得解脱。

“你莫要觉读经功德,并无很多,回向众生诸多,到我自己所剩几个?

“众生当知此乃私心小我,你不肯付出,得到相应也无几多。你回向龙天护法,十方善知识,甚至诸佛,所有神明,皆不贪恋你那些许功德。只是上天,被你诚心所感,回馈给你善福更多。你用上天福德,救拔冤亲债主及你自己,比靠你自身德土消业更快,得福更多。

“家有宠物亦可对它念佛,万物皆俱灵性,或许它修佛,比你悟性更多。若它得道,你亦受益,若它不得,它身体健康,你也快乐。

“若路遇已死之禽,命终之兽,你可为其念诵佛号,使其解脱;若遇畜牲,临命终时,你无法劝化屠夫要对它宰割,你可对其念诵佛号,如不方便,心内默念也可。你心之所想,佛便可知,救拔于它,脱离水火。

“对于世间草仙,如你得遇,应劝其修佛,放下执着,并对它说:‘南无世尊弥勒佛。我以佛号之功德,回向给你,愿你修佛之心,坚定不退,花开见佛。’

“若你偶遇外道,或外道纠缠于你,若你为战神武将,可与其大动兵戈;若你只为世间凡夫,我劝你对他实行度化回向之法。你可这样说:‘一念为佛,一念为魔,佛魔两道,本由心出,放下执着,诚心忏悔,你可皈依佛道。人生数十年,魔生数百年,甚至更多,没有谁一步不错,行差踏错,真心悔过,回头即见极乐佛国。你诚心悔过,有一丝善念,我便渡你皈依佛。南无弥勒世尊十方诸佛!我以佛号加持于你,使你善心不退,魔性超脱。’

“地狱恶鬼实为难遇,但你也可以慈悲之力为其救拔,你应做功德并这样说:‘我以我所做功德,回向十方诸佛菩萨,乘佛之力,救拔幽冥地狱受业众生,使其得脱暂停苦,听闻佛法,消除自身业力,真心忏悔。幽冥众生,受苦之时,可念诵诸佛名号,身体受报,内心解脱;幽冥众生,唤回佛性,一心向佛。’你之回向,可加速消除其身业力,令其早日解脱。”

有众生问佛:“若我做功德,未能回向,我做功德在何处?”

弥勒佛曰:“你做功德,若未能回向法界,则福德在你自身;若你回向法界,虽你未得此功德,但受苦众生解脱,亦会记成你功德。众生应记:大舍才能大得,有时守住为失去,唯有施舍添福德。”

又有众生问佛:“我未做功德,如何回向?是否待我业力消尽,积累福德,德土多厚才可回向?”

弥勒佛曰:“莫作是说。世间众生,皆带业修行,皆是一边为众生消业,一边消除自身业力,回向他人,亦为自己消业兼得。你过去不做功德,今后发愿广行善事,亦可将此功德为众生回向。

“若众生问我:‘无财无米可施舍,都市冷漠,不需我帮助他人劳作,我怎么做?’

“如是这样,众生可将此经宣说。你可将宣说此经功德回向法界众生,你也可得平安喜乐。”

有众生问佛:“我佛弥勒,我常回向众生,能否带业成弥陀?能否带业生极乐?”

弥勒佛曰:“自是不能。业力消尽,福慧双得,明心见性,得成正果,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我门弟子,当知修行之术,重在持久,日日不退,才是精进。

“所有赐你捷径之法,赐你法宝,通门密语,拍打百会,赐你原地飞升,皆不是正法,也不是正道。如此修行,最终还是落入轮回,过于精进者,也会堕入恶道。精修偏法,不如万法不修之人。

“所以众生末世修行,必要开启智慧,万万不可投机取巧,损害自身,祸及他人。”

又有众生前来问佛:“我佛世尊,我一日行三善事,十日之后,我福德几多?百日之后,又增加几多?多久之后,才可做佛?为我计量善恶之神,所用功德之称,是否精准?记过之神,可能时刻

1
查看完整版本: 祝福中国发布天道收元救劫难之祝福中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