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掌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只康熙青花摇铃尊万嘉德春拍l
TUhjnbcbe - 2021/1/10 17:35:00

嘉德春拍于8月15号到19号,在嘉德艺术中中心举行开槌!今日古玩元素网为大家带来的是《墨香居藏盛世御窑精粹》专场,共有拍品12件,都是精选出来的藏品!

墨香居主人潜心瓷器收藏已有三十年,始终秉持审慎稳健之初心,品位上佳,眼光独到,其藏品大多购自国际知名拍卖行,流传有序,不乏名家旧藏、身世传奇之者。无论任何艺术品,递藏经历都是评判赏鉴的重要指标,一件珍玩曾为名家所藏,既是已蒙前人“掌眼”品格不凡,也更具令人神往的传奇色彩,自然也就身价倍增。此次嘉德春拍推出的墨香居藏御窑瓷器系列中,即有数件有令人瞩目的递藏史:日本山中商会、瑞典藏家卡尔·坎普(CarlKempe)、英国古董商马钱特(S.Marchant)、香港徐展堂先生等,身世煊赫。

「墨香居藏盛世御窑精粹」

拍卖时间

8月18日(周二)19:30

地点

嘉德艺术中心B1层A厅(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拍卖公司

中国嘉德

LOT

清雍正红釉小胆瓶

参考价:RMB,-,成交价:RMB,

年代:清雍正

形式:“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尺寸:H:16cm(61/4in)

[来源]存仁堂旧藏中国嘉德,《存仁堂藏瓷器工艺品》专场年11月22日,Lot[参阅]《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编著,徐湖平主编,上海文社,年,第页;《清康雍乾名瓷》,台北故宫博物院,6年,页73,图36;《瓶盆风华——明清花器特展》页-此瓶直颈,鼓腹,圈足,器形挺拔俊秀。通体施红釉,釉质莹润,色泽艳丽璀璨如宝石。口沿留白一周,规整清晰,为“灯草口”。瓶底白釉微微闪青,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官窑六字款。雍正一朝红釉器以盘、碗较为常见,比较瓶类则数量较少。胆瓶因形如悬胆而名。古人用以插花雅玩,《遵生八笺》云:“瓶用胆瓶花觚为最,次用宋磁鹅颈瓶,余不堪供。”雍正皇帝对瓷器烧造要求严格,红釉亦不例外,据《清宫造办处活计档》记载,雍正七年()八月十七日,“据圆明园来帖内称本月十四日郎中海望持出碎霁红磁盘边五块。奉旨:此釉水甚厚,新烧的甚薄,不知是何缘故,尔将此破瓷发给年希尧去,着伊照此破瓷釉水烧造,钦此”。雍正对待日常用瓷尚且如此,陈设、赏玩用器自然更甚。本品尺寸小巧,可执于掌中把玩,置于斋室案头,实为佳妙清赏。

LOT

清乾隆仿汝釉灵芝九如花插参考价:RMB,-1,,

流拍年代:清乾隆形式:“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尺寸:H:11.4cm(41/2in)

[来源]香港佳士得,年5月30日,Lot[参阅]香港苏富比,年5月15日,Lot87;香港苏富比,年10月7日,Lot(成交价万港币);《千祥云集—中国吉祥图案文物?敏求精舍四十五周年纪念展》,康乐文化事务署暨敏求精舍联合主办,香港艺术馆,-年,第页,图;《千祥云集—中国吉祥图案文物?敏求精舍四十五周年纪念展》,康乐文化事务署暨敏求精舍联合主办,香港艺术馆,-年,第页,图;《瓶盆风华——明清花器特展》页61

LOT清乾隆青花五彩龙凤呈祥碗一对参考价:RMB,-,成交价:RMB,年代:清乾隆形式:“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尺寸:D:15.5cm(61/8in)

[来源]民国时期上海实业家姜子祥旧藏;北京拍卖会,年12月2日,Lot姜子祥是民国时期上海著名实业家,曾为中华工业厂、大中华橡胶厂股东,并于至年间任中华工业厂协理。他在经商余暇,以鉴赏清代官窑瓷器和文房杂件自娱,收藏丰富。

LOT

清乾隆斗彩洞石花蝶纹盘参考价:RMB1,,-1,,成交价:RMB1,,年代:清乾隆

形式:“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尺寸:D:20.6cm(81/8in)

[来源]香港佳士得,年11月1日,Lot;中国嘉德,年11月4日,Lot[出版]《嘉德二十周年精品录?陶瓷卷》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编,故宫出版社,年,第、页,图[参阅]《琅环琳琅松竹堂中国御窑瓷器珍藏》年第-页,图36

LOT清康熙青花团花锯齿纹摇铃尊参考价:RMB8,,-10,,成交价:RMB10,,年代:清康熙形式:“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康熙本朝尺寸:H:23.5cm(91/4in)

[来源]J.P.Argenti旧藏;山中商会旧藏;美国FrederickJ.和AntoinetteH.VanSlyke夫妇旧藏;纽约苏富比,9年5月31日,Lot;香港佳士得,年4月29日,Lot;中国嘉德,年5月12日,Lot[出版]《嘉德二十周年精品录?陶瓷卷》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编,故宫出版社,年,第76、77页,图31[参阅]中国嘉德,春拍,Lot(成交价万);《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青花瓷器(下)》故宫出版社,年,第页,图;《天民楼青花瓷特展》鸿禧艺术文教基金会编,鸿禧美术馆,年,第页,图70;《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编著,徐湖平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年,第63页;《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5青铜器(下)》文物出版社,第、页,图、

LOT

清乾隆粉彩夔凤拱花纹壁瓶参考价:RMB,-,流拍年代:清乾隆形式:“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一行篆书款,乾隆本朝尺寸:H:20.6cm(81/8in)

[来源]中国嘉德,2年9月15日,Lot[参阅]《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编著,徐湖平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年,第页此壁瓶玲珑可爱,形取海棠瓶之半,秀丽端庄。口沿描金,瓶身满饰粉彩绘淡粉及淡蓝彩夔凤衔花各一对,中间满布缠枝宝相花,近底绘如意云头及仰莲瓣,又做出连体红地描金底座。配色娇柔清新,笔触细腻,图案精细秀美,背面亦以花瓣点缀,可见用心,遥想当年瓶上之花与瓶中花卉交相辉映,更觉美不胜收。乾隆御窑是中国瓷史上登峰造极的一页,各种瓷器品种技艺皆穷极工巧。乾隆皇帝又雅好奇玩,故往往有新奇惊艳之作。壁瓶亦称轿瓶、挂瓶,其形制一半类瓶而一半扁平,墙壁、床帐、车轿中处处皆可悬挂以供插花,明代高濂《遵生八笺》说用在床帐间用壁瓶“四时插花,人作花伴,清芬满床,卧之神爽意快,冬夏两可。”乾隆皇帝颇爱壁瓶,日常起居的三希堂就悬挂着十余件壁瓶,出巡游玩时也要在车轿中挂壁瓶插花,御制诗中屡见题咏,有“挂处轻车称,簪来野卉斜”之句。因是帝王钟爱之物,故乾隆御窑壁瓶制作尤其精美。本品最具特色之处正是对凤纹饰的出现,属于乾隆朝创新之品。类似纹饰之例,可参考南京博物院藏,乾隆粉彩夔凤拱花长方盆奁。同样壁瓶形制之例,可参考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乾隆红地锦上添花轿瓶(中瓷151)。

LOT

清雍正瓷胎画珐琅胭脂紫地九秋同庆小碗参考价:RMB3,,-4,,流拍年代:清雍正形式:“雍正御制”四字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尺寸:D:9cm(31/2in)

[来源]纽约苏富比,年10月17日,Lot[参阅]《金成旭映-清雍正珐琅彩瓷》台北故宫博物院,年,第60、61页,图23珐琅彩瓷器是清代康雍乾三朝极为名贵的宫廷御器,创始于康熙朝,是在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故在当时也称作“瓷胎画珐琅”。珐琅彩瓷在制作程序和用料上是其它众多品种无法比拟的,无论用料、绘工,皆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故其一直属宫廷垄断的珍品。此小碗胎体细薄坚致,内壁施白釉,温润莹美,外壁施胭脂紫彩为地,色泽匀净浓妍,以诸色彩料绘就牡丹、秋葵、菊花、兰花、罂粟花、秋海棠、山茶、芍药、栀子花等九种秋天盛开的花卉,构成九秋图。图中花枝招展,风姿绰约,妍美妩媚之态在秋日华光之下一展无遗。绘画技巧高超,以彩料之浓淡的变化来表现花叶的阴阳向背,突出花卉的立体感。布局繁密有致,自带清疏之气。因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遂集九种秋草于一图,寓意九秋同庆,共贺丰收。底以青花双方框内书“雍正御制”四字款,为内府标准的宋椠体,笔道硬朗,端庄周正,紧贴胎骨。“御制”二字体现出此碗的品级不凡,一方面体现出其当为雍正本人方可赏玩使用,另一方面也可视为雍正皇帝本人的指导意志在珐琅彩创烧过程中的体现。根据雍正色地珐琅瓷传世品看,该类足内落青花“雍正御制”年款的珐琅彩瓷器应属雍正早期作品,不同于后期的“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六字楷书款及“雍正年制”蓝料款珐琅彩瓷。此件雍正御制瓷胎画珐琅九秋同庆碗,因为是青花款,必然要事先在景德镇烧制前落款,即景德镇制作这些瓷胎时,已经具备它的特殊性,然后呈进内府造办处烧造珐琅彩。耿宝昌先生在其著作《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页,亦提到了雍正瓷胎画珐琅者中“雍正年制”款识,用青花或蓝料书写,围有方框,写“雍正御制”者甚少。与此件相似者可参考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雍正洋彩瓷红地花卉钟,绘画风格与本品一致,应出自同一宫廷画师之手。参见《金成旭映-清雍正珐琅彩瓷》台北故宫博物院,年,第60-61页,图23。近年来,随着宫廷档案的披露、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后,对此类署青花款之红地花卉图碗的认知逐渐明确,尤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对雍正珐琅彩五色西番花红地茶碗,根据其乾隆时期所制木盒上书的品名、道光朝《珐琅、玻璃、宜兴、磁胎陈设档案》的记载,均称其为珐琅彩(参见《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页,图),更为此类品种划归珐琅彩提供了毋庸置疑的宫廷史料依据。

LOT清乾隆青花三清诗文茶碗参考价:RMB,-,成交价:RMB,年代:清乾隆形式:“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尺寸:D:10.9cm(41/4in)

[来源]徐展堂先生旧藏;中国嘉德,年4月1日,Lot[参阅]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编著,徐湖平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年,第页;《故宫博物院藏宜兴紫砂》故宫博物院编,王健华主编,紫禁城出版社,第页,图3本碗口微外撇,腹部圆弧,圈足高低适中,整体造型娇小隽美。碗通体纹饰以青花绘饰,里心双圈内绘佛手、松枝、梅花,内外口沿及底均以留白之法描绘如意云头,其间点缀朵朵小花,外壁主体楷书乾隆皇帝御题诗。其后钤“乾”“隆”二印。碗底心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三清茶”以江南早春时节的梅花、佛手、松实和以紫禁城中采集的瑞雪调制而成,是乾隆皇帝一生中最为喜爱的茶品,无论是在重华宫茶宴等重大场合,或是山斋闲居等处,都可见到三清茶的身影。乾隆十一年(丙寅年)(年),乾隆帝秋巡五台山后,回程至定兴遇雪,于帐中饮三清茶,诗情勃发,遂作《三清茶》诗一首。回京后,乾隆帝即传旨唐英,特为此制作茶具,用于茶宴,并赏赐群臣。《唐英督陶记略》中即有乾隆十一年传旨烧造青花、红彩御题诗茶碗的记载。值得一提的是,记略中还记载此类碗在烧制中即分为盖碗和碗两类,而绝非全部带有器盖。此外,目前传世品资料还显示,青花器的数量比矾红器少,因此更为珍贵,本碗品质上佳,更为难得之处在于其曾入藏徐氏艺术馆,为著名收藏家徐展堂先生之物,故更值得珍视。

LOT清乾隆釉里红福禄纹琮式瓶参考价:RMB,-1,,成交价:RMB1,,年代:清乾隆形式:“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尺寸:H:23.2cm(91/8in)

[来源]W.W.Winkworth旧藏;新加坡谢志杰旧藏;伦敦W.W.Winkworth珍藏拍卖,2年12月12日,Lot;香港苏富比,8年5月23日,Lot98;香港苏富比,8年5月17日,私人珍藏重要明清瓷器拍卖专场,Lot52

此瓶取玉琮形态烧造,圆口,方身,直腹,圈足,口与足大小相若。以釉里红绘饰瓶身四面以葫芦形缠枝花纹为中心,配以祥云蝙蝠,寓意福禄万代,外围变形夔龙纹。釉里红发色明艳纯正,工艺精湛。琮式瓶始见于南宋,当时宫廷盛行仿古陈设,南宋官窑和龙泉窑遂仿良渚至三代玉琮烧造琮式瓶,用作插花清供。乾隆皇帝嗜好古物,宫中搜罗了大量古玉器,其中就包括玉琮,乾隆皇帝十分喜爱形态高古的玉琮,但将它误认为是古人用来供抬举辇车或乐鼓之人的压肩物件,称它为“杠头”并加配铜胆木座用作花插,或用来当笔筒。乾隆皇帝不仅将古玉琮改制为文房器物,还命宫廷玉作和御窑制作玉质和瓷质的仿琮式瓶,清宫旧藏中尚存多件实物。此瓶最值得称道之处即其釉里红装饰,如此鲜亮纯正之釉里红,就是在乾隆盛世亦不多见,堪称乾隆一朝釉里红御瓷最高水平之代表。而乾隆朝釉里红器物之成就,也是乾隆皇帝的殷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只康熙青花摇铃尊万嘉德春拍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