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掌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40年了,晋江的星光璀璨依旧
TUhjnbcbe - 2021/1/20 9:13:00
白癜风该如何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jc/190506/7117848.html

?题字:许谋清

年第1期,《星光》(原名《新光》)创刊百期典藏,作为前后任主编,我们合作编写了《从〈新光〉到〈星光〉……》,对创刊历程、百期历程作了回顾和前瞻。时过七年,《星光》创刊四十周年。年第1期,也是整数,总第一百三十期。还有一个依托《星光》这块园地成立的蓝鲸诗社,也是整数,三十年。为此,我们找到了策划一场以“星光照耀新征程”为主题的即将于新年元宵节举办的《星光》笔会暨蓝鲸诗会的理由,内容将包括编读恳谈会、采风创作活动、公益讲座和惠民诗歌音乐会。

一份刊物创办四十年,尚不属于长命,或许她还很稚嫩,正期待着走向成熟。我们要说的是,有这份坚持却非常不容易。从《星光》的缔造者,经常被提及的李灿煌、陈启初、曾阅老师,还有做过默默贡献的刘正典、倪淼森老师;还有历届市(县)领导,历任宣传部、文化局(文化体育局、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文联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社会各界的厚爱;所有编务人员的齐心协力……一路风雨一路歌,到了我们各自的任上,一曲紧接一曲,而且还将不断地传唱下去,去唱响她的新时代,照耀她的新征程。

感谢所有《星光》的呵护者,有你们的无私助力和相为映衬,《星光》才能闪烁她的光芒。

感谢所有《星光》的拥趸者,正是你们的发光发热,才让晋江文坛一片璀璨,也为自己赢得了一片荣光。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星光》庆幸地诞生于改革开放伊始,并参与和见证了这一伟大历史进程。文艺要以人民为中心,到人民中去,她将永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晋江经验”的发展创新中,谱写文化的“晋江现象”,坚定文化自信,抱持文化情怀,为晋江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续写新的文化篇章。

?作者:刘志峰郑丽玲

?年第1期

?年第1期

寄语《星光》四十年(part1)

洪辉煌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点击空白处看全文,等待3秒再滑动?

这标题是借用徐志摩名诗《再别康桥》里的诗句。“星辉斑斓”暗指《星光》,“放歌”就是发表作品。在《星光》创刊四十周年之际,我回想起了和它的交往缘分。

最近我的作品自选集出版,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书里的不少文章曾在《星光》刊登过。的确,在我文学成长的过程中,《星光》是沃土,也是加油站。

已记不清哪篇是最早发在《星光》的习作,但永远记住了—年《星光》分两期刊发了我和许谋清的《两个人的城市》全书。这种特别的待遇,是对我俩关于泉州思想文化对话的支持,也提振了我创作的自信心。

我是退休后才融入晋江文学圈的,晋江文学打开了我晚年生活一扇崭新的窗口。以年中国作家看晋江·五店市正月笔会为入队礼,之后便经常被邀请参加各种写作笔会、作品研讨座谈会、文学恳谈会及文艺采风、征文大赛、文集编选等活动。这些活动,晋江市文化馆多参与组织,《星光》总是紧密配合,或开设专栏,或侧重用稿,及时发了许多相关作品。也正是《星光》的召唤,调动了我的写作欲望。我在晋江市树市花评选征文中写了《我们城市的精神认同》,在围头、紫帽山釆风中分别写了《诗意盎然围头湾》和《一个智者和紫帽山的故事》,《蔡其矫年的闽西之行》则是参加“汀江与晋江的交响”文学文史交流活动的产品。这些文章在《星光》发表,使我这个晋江人有了真正回归的意味。

“文学的晋江现象”的突出表现之一,是晋江的作家、作者、诗人每年都有数以几十计的诗文集出版。这些书都达到了较高或一定的水平,如许谋清早已名声在外,其他许多书则因发行等方面的限制,欠缺引起应有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40年了,晋江的星光璀璨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