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1日06:34:09(农历年五月(小)十七),今日夏至。此时,太阳黄经为90°。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先人就采用土圭测日影,确定了夏至日。据《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的白昼时间到达极限,因此,它成为了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而自今日之后,白昼逐日缩短。正如谚语所云:“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上海史上最长的春天刚刚结束,夏日的热浪已经扑面而来。从统计资料来看,北方许多城市的历史极值都出现在夏至后,所以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夏至的三侯分别是:“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
指的是:一候时阴气生而阳气始衰,雄性的鹿角开始脱落;二候时雄性的知了因感阴气之生便鼓腹而鸣;三候时喜阴的植物半夏也开始在沼泽地或水田中萌发生长。
一候鹿角解
在自然界中,大部分鹿科动物的头角都是在春季萌生、夏季成熟、冬季脱落的。上海自然博物馆B2层缤纷生命展区的“犄角争锋”展项群中,展示了61件牛科、鹿科动物的头角。你知道如何区分鹿角和牛角吗?很简单!牛角不分叉,鹿角分叉。一目了然!
犄角争锋展项
除此之外,这两种角还有其他的一些区别:鹿科动物的角普遍都为实角(真皮骨质角),每年脱换一次,并且鹿科动物中除驯鹿外,只有雄鹿有角。而牛科动物的角又叫洞角(由真皮的骨质心和表皮角质鞘组成),终身不脱落,并且雌雄均有角。
二候蜩始鸣
夏至日过后,气温持续升高,空气变得异常闷热。耳边会逐渐充斥“知了、知了”的叫声。
“知了”是蝉的俗称,属于昆虫纲同翅目蝉总科一类昆虫的统称,在上海能看到的蝉类昆虫主要是蒙古寒蝉、黑蚱蝉和蟪蛄。
上海故事展区昆虫展柜
等等,你听到的真的是“叫声”吗?其实知了的声音并不从嘴里发出,它们也没有像我们一样的声带。
知了的发声原理是振动式发声,发声器在腹基部,靠其中的鸣肌收缩带动鼓膜振动而发声,就像我们乐器里的鼓一样。而且你听到的夏季蝉鸣,可都是男声独唱或合唱哦,因为只有雄蝉的腹部有发音器,而雌蝉只有听器。是不是配合得很完美?
雄蝉的发声器
三候半夏生
半夏(Pinelliaternata)是天南星科的一种植物,它的块茎是一味著名的中药材,据说在夏半而生,所以名为“半夏”。不过,半夏作为一种天南星科的植物,也是著名的毒药,全草有毒。《神农本草经》将半夏收载并列入草部下品,为多毒不可久服者。
在这里,小编要郑重告诉你,所有天南星科植物几乎都是有毒的,所以一定不要跟它们有过分亲密的接触。
其实,很多著名的观赏植物:滴水观音、一帆风顺(白掌)、红掌、马蹄莲等,都来自这个家族,它们虽然有毒,却又有着致命的美丽“花朵”,和各种奇特的叶形,让人们趋之若鹜。
半夏Pinelliaternata
以往几年里,夏至日的到来,意味着开启了夏季的第二个月份,可是由于气候变化,今年的仲夏并没有让我们感觉到夏季已过半,而是似乎才刚刚开始。那就让我们一起做个有心人,把听到第一声蝉鸣的日子、地方、环境记下来,坚持下去,就是一本物候日记了呢!
夏至时节也正值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在这里小编要提醒大家,注意降温避暑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出门携带雨具哦!
本文为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原创,
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联系tougao
sstm.org.c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