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掌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逃离散文
TUhjnbcbe - 2021/4/9 19:09:00
北京皮肤病治疗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

逃离

我又一次逃离了,对人畜无害的逃离——逃离这个家,到另一个家去。

以前,我的逃离方式是旅游,现在因为有了另一所房子,便缺少了出远门旅游的资本。那么,就到另一个家旅游好了。这样的逃离是随时性的,不需要等待,不需要和任何人商量,配合。这种感觉,就像一只灵猴,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去,或者更像一只蜜蜂,从一朵花到另一朵花去,吸取花粉获得能量。

我不避讳我是一个人居住,我喜欢这样无拘无束的日子。你可以头脸不洗,衣衫不整,目空一切地巡视自己的领地,然后选择把它收拾齐整,或者保持原样;也可以为自己描个精致妆容,穿上漂亮的衣裙,在有限的空间横行霸道翩翩起舞。

家里经常是整洁的,也可以是暂时性混乱的。这种混乱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床被不用整,只把被子里面翻过来随意地晒会儿太阳;碗筷可以暂且不洗,去看自己喜欢的电影,或书籍;毛头光脚去敲下一些忽然而至的文字等等。或躺或卧,或趴或坐,没有人监督你姿态不雅。没有打扰,简直不要太恣意。

乏了,累了,睡到自然醒。想说话了,给花浇浇水,松松土,甚至给其中一两个调皮鬼也换个居处,让它不再闹腾。瞧,果然是“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哦,我现在已经能和其中几个对话了。是的,我能听懂它们的语言。前两天刚刚发布一条消息,说自己和它们说话费劲儿,估计得修炼好长时间,没想到,这么快它们就收到了我的讯息,向我抛出了橄榄枝。看来,表白很重要,忏悔见实效。当然,不同的花,我是怀有不同的感情与观点的,会有一点点的小偏心——对于某些特别对眼儿的来说——到底是谁,就不披露了。我也知晓,另外几个都是非常自在的,它们从来不会跟我计较,更不会捻酸吃醋,它们都有自己的排遣方法,或许可以说是有自己的生存法则——比起主人那副酸丢丢的毛病,还是太阳更好,太阳的温度和光芒,谁都无法替代。

我还有一个可以和我互动的萌宠——一条小金鱼。它很胆小,常常一个人缩在那片厚厚的绿色叶片下小憩。真的,自从它的两个小伙伴相继早夭之后,它表现得非常乖巧,也非常聪明——这种聪明是与生俱来的也说不定。

哦,它的两个可怜的小伙伴,说它们霸道也许更合适?谁知道呢?第一条是在晚上我睡觉以后,它自己跳出水盆缺氧而死。早起,我去视察,发现少了一个,头脑一下子发紧,去哪儿了?不可能进来一个贼盗走一条不到两寸的金鱼吧?除非他大脑进水了。呸呸呸,太平盛世,哪里来的贼呢?有贼,也不会光临一个欠款户。是的,自从买了这座可爱的小书房,我的生活水准直接从小康倒退到温饱阶段了。继续寻找,终于在一尺开外的桌角旮旯处,发现了它干枯而毫无分量的身体。我就想啊,兴许它是刚刚跃出水面的,扔进去缓缓就好了。纯粹侥幸心理,它直挺挺地横卧着,飘哪算哪。可惜了,扔了吧。这回我没有发酸,没有像先前在“老”家那只死了的小黄雀一样——悲戚戚地把它葬在了街角公园一棵柏树下。为什么会有不同待遇呢?那只小黄雀虽说是我从一只狗狗嘴底抢下来的,可我自私自利,没有放它归巢,把它霸占在自己新买的一只鸟笼里。它是刚出虎穴,又入金屋,一口气没有喘上来,去地府告我的状了,我心中有愧呢!还是说金鱼吧,至于它为什么会在半夜跳出水面,至今是个谜。我只有两种推断,一种是,它被另外两条欺负,难以相容,自己躲避攻击,一下子跳得太远了,以致丧命。一种是它自己太张扬,显示本领呢,结果乐极生悲。总之,它是不幸的。说到这里,好像我也有一点责任,水盆有点儿小了,没有给它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不知者不为怪。阿弥陀佛,下不为例。

第二条死得可是一点儿也不冤枉。它是撑死的。我把它从盆里捞出来的时候,它的肚皮撑得圆鼓鼓的,估计它吃掉了鱼食的三分之二。

所以我说第三条聪明。瞧它那个机灵劲儿,我刚靠近鱼盆,它就摆摆尾巴从叶片下逃离,四处游动起来——也许它就感知了光线的变化?也许它嗅到了我的气息?也许它能听见我的呼吸声?都有可能。这条古怪的小精灵!我撒进去的鱼食,它吞食了两颗,便不动了,过一会儿,又吃掉几颗。总之,它是懂得“吃饭七分饱”的道理的。

在书房呆久了。哦,我习惯把自己的新家称作书房,因为它很小,我把书籍搬进来,除了茶几的两个抽屉,其它的柜子和抽屉,基本都被书籍塞满了。再买一些新的回来,只能重叠堆放。看来还得做个柜子才好。在书房呆久了,难免觉得憋屈,而且,看两三本书,颈椎就会抗议。于是,我带着身心双方面的强烈抗议,冲出书房,奔向我原来的“老”家。

“老”家相对宽敞些,可以在客厅跳舞的,当然是一个人。书房是没有电视机的,到了“老”家就可以放旷自己,挑几部老电影看看,追追热门的电视剧。老家的花也多,我的最爱都在那里,时常看着它们美丽的容颜发发痴。再不济,拿出经年的裙子一条条穿在身上,在地板上逛逛。衣服式样多,有仙女范的,有仕女范的。衣服真是比人好,什么风格的裙子穿出什么样的“美人”。当然我不够美,只是望“美”之项背,尽量不寒碜罢了。也有几条相对妖冶的,那都是多年之前的,现在是不会穿着上街了,只在家里穿了过过瘾。当然,老家也还是有几本书的,也有写字工具,想做的时候,都可以。不过和书房比起来,更像一个家而已。

说到吃饭,一个人,不需要盆盆碟碟的。一碗面,一碗粥足以。想换个口味,顶多烧个卷薄馍,油馍。包饺子也可以。女儿出嫁了,她的新单位离我的老家近,她会偶尔回家来陪我吃吃饭。有她在的时候,我会改善一下伙食,偶尔做个三菜一汤。也有时候,她回来了,我正在追击没有完成的文字,她会很懂事地帮我泡一碗方便面。哦,我学会做炉面了,不会糊锅的炉面。实在不想做了,水里煮点儿小小的红薯块儿,再打点儿面糊糊进去,一碗甜丝丝的红薯糊糊就成了。做饭,自然是两个家都可以做到的。

混说了这么多,书房和老家的主要区别在于:书房面积小,除了书多,其它的都不多,比如花儿,衣服。也有没有的,比如没有电视,没有客房,没有储藏室,甚至没有餐桌。当然厨房和卧室是有的。只有一样是老家没有的——小金鱼。

所以,在老家我一般不超过三天,因为担心会把书房的小金鱼饿死,那样自己的罪过就大了。同样,在书房我也不超过四五天,有时甚至更短,因为我的可爱的“花儿”们在老家居多,它们离不开我的照料。况且,我现在是可以和它们对话的人了。

当然这些都是自己逃离的一些客观理由。主观上,也许,我会有那么一小会儿的害怕孤独,尤其是在一个地方呆久了,空气的憋闷,一些物事也会造成压迫感,令我恐慌,急迫地想要逃离。

曾经和一位老师聊天,他一直说我是轻度抑郁者,我是不曾承认的。现在想来,也许前些年我是悲观的,哀怨的,甚至一些时候是焦躁的,为自己的身体,为自己的现状。而现在,我多半是平和的,虽然会时常想起一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但只是偶尔想起,不会再动心起性,愤青似的为自己不平了。是因为那些书?那些字?还是那盆“佛苞”花?或者两条金鱼的不同离世?也许都有。更或者是因为时间!现在,我越来越不能确定一些事情的起因缘由了。或许,这就是成长的一部分,说难听点儿,就是变老的一部分。

年3月3日

附:《佛苞》修改版

佛苞

花生百态,人各有爱。短暂的一生中,我们会邂逅数不清的美的花朵。缘分浅的,只是过客;缘分深的,便请进自己的生命里。

我说过,自己是不善于养花的,所以甚少买花。除非看了一眼入了定,拔不出来了,便慷慨解囊,怀而抱之,占而有之。

年前去市场买完菜,拐进小店买一副洗衣手套,遇见一盆佳丽,便是那样一眼入心,于是,它成了我家新年的新宠。

正月初九写过一片关于养花的文章,从年少看花玩花到中年养花爱花,那些逝去的,留恋的,鲜妍的,朴素的,清雅的,顽强的,娇贵的,一见倾心的,日久生情的......历历在目。万语千言,浓缩成行,只为了己情愫。然而,我却没有提到过它片言只语,概是时日方短,没有生出故事吧。

现在,修改一些文字后,扭几下僵硬的脖子,停止,就看见了它。它在对面花架上,不疾不徐,伸展着腰身,擎一枝素掌,作逍遥游状。它多么自在,它的空间无限之大;它多么幸福,可以朝着自己的方向努力延伸,延伸......蓦然间,我听懂了它的语言,它的歌唱!相隔三步之远,此刻,我们目光相撞,便透析了彼此。它听懂了我的挣扎,无耐,与叹息。它说,生命就是一场遇见,而它是幸运的——对的时间,遇见对的我,它无比轻松,它是愉快的啊!它喊我看它,看它向前,向前啊!

然后,它收起了语言,努力伸展......

瞬间,我的心情开始轻松。又觉得自己应该为它做点什么——它是那么美!不是吗?长长的叶片,两端渐尖,油亮葱茏,像极美人顶着一头浓密的碧发;叶茎修长,叶尖向外向下微卷,却像美人步履,自信,优雅。它的花苞也是这样的,花梗亭亭,白色花片将黄白色肉穗半裹,指向无限的空间,似白鹤翘首,又似美人吐兰,清高而含蓄。

它被安放在一个二十厘米高,透明的玻璃罐子里,青花瓷样式的,顶部与底部凹凸有致。没有土,层层褐色的,小如小指盖没有分量的,不规则的圆形浮石把它包裹。水在罐子底三厘米处滢滢若现,润着那些轻巧的石子和它的根部。这样的配置,没有分量的压迫感,与它清澈淡雅的气质极为般配。

忽而忆起初见,一片鲜绿中,小小的素色花苞紧紧包裹,花梗微微高出叶片,并无夺人眼目之势。但就是那一支独白的姿态瞬间打动了我——“濯清涟而不妖”呼之欲出,就是它了。我甚至猜出了它的名字,它的叶片和花苞的样子与我之前养过的一盆红掌非常相似,所以,它应该是“白掌”吧?又怕贻笑大方,转身向店家询问它的名姓。年节将至,店家给了我一个响亮吉祥的名字——一帆风顺。心神领会,我笑着接纳了。而且我知道,它不仅是“一帆”风顺,而且会“帆帆”风顺。新年伊始,这样的称呼再恰当不过。

继续望着它喷薄而发,含而不露的姿态,忽然生出一丝遗憾:它也是有缺陷的。不是吗?白掌也好,一帆风顺也罢;直白也好,吉祥寓意也罢,似乎都经不起推敲。推敲之间,便会得出一个“俗”字来——它现在的名讳与风姿竟然是不协调的!

可是,叫它什么好呢?

我开始查资料,发现大堆别名中,似乎“白鹤芋”最为优雅,亦阐明它的形象之美,再合适不过了。“白鹤芋”,就是它了。抬起头,轻轻唤去,它一副不置可否的样子。

继续查,它的花苞却另有其名——“佛苞”。佛苞,佛包,大智若佛,有容乃包。一个“佛”字,包含了多少深意?把它纯洁祥和,平静安泰的高尚之美诠释得淋漓尽致,又何尝不是“雅”的至高境界呢?

哦,至高,可望而不可及!这样一种境界,又岂是我们这些俗人凭着一个名字就可以到达的呢?

它仍旧沉默,仍旧不置可否的样子——只是努力伸展,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生命状态下,作无限伸展......

忽然觉得自己太蠢。

年2月28日初稿,3月2日修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4/9 19:09:00
网络客服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

无生奶奶慈训《白阳卷》第一部分无生母在灵山正好为难,叹众生恋红尘光顾家园,五更起半夜眠心机使碎,又好气又好贪造下罪冤。从灵山离了娘投生东土,掐指算到如今六万余年,释迦佛三千七年限为满,周为春宋为冬元明相逢。清朝尽变世界阴阳颠倒,等弥勒办后天又到春天,提起来后天事诸佛落泪,弥勒佛为后天几次下凡。下灵山老母前发下誓愿,怕的是迷真性难回家园,众诸佛和菩萨一齐跪下,尊老娘发慈悲快把旨传。我情愿发洪誓降生东土,帮弥勒办后天结果收元,无生母闻听说喜之不尽,叫我儿听为娘细对你言。东土世杂法多妖魔混世,可不能离了娘忘了灵山,为下凡不许你落在一处,你要是落一处怎把道传。十三省府州县投胎认母,访弥勒在收元好办后天,众诸佛闻听说双膝跪下,尊老娘大慈悲细听儿言。叫儿访弥勒佛接续办道,不知他落何处怎去访缘,东土内道门多难辩真假,他可有何证据去访收元。奶奶无生慈训《白阳卷》第二部分又不知我找他他来度我,他传的哪家法根在哪山,无生母闻听说心中欢喜,叫婴儿和姹女细听母言。弥勒佛落在了燕南赵北,正定府庞家庄有他家园,落李门名向善排行老五,那就是弥勒佛他的家园。未下凡满屋香霞光万道,又行礼又忌色才是收元,前边有七个星天庭上坐,后边有金菊花长的周全。左边日右边月两肩上长,前后心有八卦表记证见,五岁上父母亡寻茶讨饭,十五岁得真传才办后天。十八岁五台山削发为僧,修古庙治下了车轮天盘,五台下极乐寺家下圣地,到后天九龙岗立下支干。批金卷吐苦文万古不朽,六十三离后天真性归天,回圣天交代事清算大帐,再出世够上那十生九转。单等那牛八王坐朝问道,请弥勒把龙华圣旨普传,说不定后天事来踪去路,恐怕你大意了不认收元。倘若是有人度急速醒悟,错过了龙华会难以见天,你若是得未来真传妙点,能超生能不死躲劫避难。无生奶奶慈训《白阳卷》第三部分一家人封了佛陪伴老母,弥勒佛星宿位永不归凡,尊师父办圣事真心求道,施布舍修古庙度此人缘。这一世修下福下世不坏,弥勒佛高后天足铁天盘,定下佛就是佛历劫不坏,定下祖就是祖万古流传。全凭你功劳治凡排圣选,你师父提拔你好按天盘,一要你尽忠心加功进步,多受屈多忍耐到处结缘。不要听别人说无佛无祖,可别听迷人说无地无天,是佛家真弟子真心办道,受妖魔并万苦并无怨天。妖魔心闻玄妙也要进道,出了道还说些臭气恶言,到后来打在了蝼蚁穴内,再出世还得那两万余年。真弟子得了道望长久远,擂三擂登三登心也不寒,上古人最老诚不会使坏,父进忠子进孝不说虚言。末劫年人生巧心根不正,面是人心是兽欺神无天,皆因为释迦佛暗把天摸,为借花他先管三千余年。现在人遂他性奸诈乘巧,说好话心内坏不信龙天,母劝那众领袖掏心出力,千魔难万诽谤为好结缘。奶奶无生慈训《白阳卷》第四部分你本是奉母命师父分发,在东土度皇胎归回灵山,也要你学大量存心忍耐,待弟子要宽和忍受为先。度回那知性的孝顺弟子,能替你办圣贤接续后天,他有功在佛前你得提念,你要是不提念母不容宽。要度的迷蒙人心不开窍,你也要多多问常常解劝,有一时也要是明了圣理,八十一劫数里不忘恩典。母劝众贤心多多多进意,帮师父办后天结果收元,你师父有过错也许你劝,你尽了师徒意恩爱相连。也不许不敬师忘了引进,到那时过三关母不容宽,存在心忍住气苦苦相劝,可别听旁门道那些恶言。咱本是中门教收元大道,上通天下彻地立下灵山,白阳佛他本是收元教主,有一门不归他难以回天。别看他说的是怎样玄妙,不能救小婴儿常上玄关,旁门道讲的是了灾治病,咱本是度化人躲劫避难。选的是佛根基立命安身,办圣事才许你按在天盘,舍布施母赐你无价之宝,又躲劫又避难立下人缘。无生奶奶慈训《白阳卷》第五部分根基小提花钱心中烦恼,又怕是当师父诓哄你钱,有福人花个钱心中情愿,租良产卖庄田心也不烦。无福人花个钱心中害怕,他本是命运小怎能多捐,未收你师父他先发誓愿,哄弟子诓银钱打在阴山。遭天罪九九劫下去地狱,花一个一万个也还不完,不知道师父他苦口相连,他把你功劳薄为尊占先。你要是捨的多功劳全有,过三关赴云城必要细盘,先问你入后天何人惊醒,你必说引进师亲自劝俺。三曹官取出来文表细看,才知你不说谎放你过关,你要是说错了忘了引进,那时节想过关难上加难。你有功你师父也有功果,并不是给师父置买良田,老母娘要财宝也是无用,无非是点人心好把供安。又说是末劫年交兵大乱,有财宝如同那结下仇冤,有钱的如同是取命小鬼,有一时得罪他把你拿捐。常言说一家富百家害怕,并不如积得多结下福田,得真道有真功能把灾免,发善心舍布施诸佛劝咱。奶奶无生慈训《白阳卷》第六部分这末劫不同那争门反乱,本是那数万年天地循环,仇报仇冤报冤仇冤不解,你杀他他杀你谁肯相干。东南上为巽卦雄兵发动,在正西有兑卦一齐回返,离八牛助胡人一齐动手,只杀得血成河白骨堆山。到那时才显出佛法真道,这本是换天盘另立人缘,有金银全失踪具化为水,五行坏八卦反九宫成全。说九宫何时显你不知道,听为娘将天机浅漏一番,按天数清朝尽五鬼出去,普天下生鬼子世界不安。丁丑尾戊寅头牛八出世,领人马过大江去征北燕,戊寅年成一统母早算就,己卯年佛出头明了后天。金鸡叫明了天黑狗认母,摆龙华设圣贤圣旨下传,众迷人才知道吃斋行善,那时节想修行也是枉然。有缘人闻佛法回头向善,早挂号牌匾上才把名填,要想为人上人替祖办道,多度人帮师父置办后天。置一切也有你一切洪福,他的福享满了另换别官,贤良你给弥勒办理大事,这一切定下了六万余年。无生奶奶慈训《白阳卷》第七部分度一百比作了一县之主,度千人比作了一府之官,度万人为洪福成佛成祖,在红尘也比作总督一般。弥勒佛他本是皇宿世界,这般星摘去了另将星按,按功劳分大小就把功按,无功的为世民不受贫寒。众迷人办官事自觉体面,何况咱办圣事与佛治天,往上叫叫圣灵无生老母,下会中叫师父也在坛前。有灵童和护法来往送信,上通圣下通凡怎不喜欢,单等着赴云城凡圣相连,才显出好和歹佛法灵验。母嘱咐众贤良掏心出力,大道明佛出头不用银钱,为治世也有那出卖庄田,为治世也有那掏财使钱。为治宝女众门挨打受气,翁不喜婆不爱丈夫作贱,莫说他受魔难日后得好,久以后归灵山身坐宝莲。现如今活佛在快快办宝,佛门闭后悔了买道也难,红尘世不久的天翻地覆,八方起人马动齐在中原。末劫年劫数到人遭大难,众精灵与妖怪全要归凡,红阳佛离了位要扫世界,改了天换了地又换人缘。奶奶无生慈训《白阳卷》第八部分眼看着北京城一场大乱,八牛到北京城大报仇冤,血成河骨成山人死无数,时到了普天下一扫平川。众迷人快快找出身之路,脱劫难逃性命去访收元,八牛他扫世界不能长久,扫完了红尘世真性归天。有牛八驾崩了八卦又反,你也争他也战都为江山,北京城烧天火烧坏宫院,卢沟桥八卦里又把脸翻。你杀他他杀你人死无数,各道门齐了心都要争先,有道门和八卦一齐动手,只杀的普天下少了人烟。眼看着各道门男女遭难,李向善弥勒佛就是收元,从天宫落下来云城一座,普天下善男女都在里边。有宝贝就放他云城避难,无宝贝想过关登天还难,有八卦动了手三灾来到,水火风三灾到神鬼胆寒。众迷人叫皇天无处躲藏,好夫妻割恩爱父北子南,收元祖暗暗的摘去日月,黑洞洞无昼夜四十九天。若有人闯过去三灾八难,不成佛就成祖你听我言,众迷人一个个双膝跪倒,早早的归佛法不受灾难。无生奶奶慈训《白阳卷》第九部分求佛爷你按上星辰日月,眼看着头顶上命染黄泉,收元祖安日月乾坤改变,到比那先天理大不一般。有天盘共日月全都改变,众儿女无灾难来到后天,日出南落北方天气睛亮,一年内十八月四十五天。八百天十一日人生一岁,风又调雨又顺庆贺新年,中京内木子君登了金殿,请收元上金殿扶保江山。收元祖取出来会中皇卷,后天主金笔点就要封官,老李君命收元封佛派位,收元祖功劳薄细看一番。八封门分八方边关把守,扶保着一位主进贡中原,谁功大谁功小收元知道,封神位论功劳不向不偏。虽说是那山高难遮日月,天大的后弟子难把师瞒,有收元与引进恩如山重,他要是不度你难以归天。也有文也有武官员宰相,也有富也有贵福寿齐天,下剩子入道晚无功无果,只落的在人间养地种田。众道人心中喜哈哈大笑,不料想庄农人坐了高官,庚子起来壬子现甲子年,才得完我说这话你不信。无生母打开了功劳薄看,封神位男共女常坐宝莲,头等功母封他诸佛诸祖,二等功母封他十八罗汉。三等功母封他菩萨之位,四等功母封他众位神仙,五等功母封他朝郎驸马,六等功母封他一品高官。七等功母封他官员二品,八等功在凡间去做知县,九等功在凡间功名富贵,十等功在凡间养地种田。收元祖治齐了后天之事,回天宫交圣旨老母台前,这才是显出来三阳开泰,有千门并万教都归收元。李怀珠年4月3日编辑12月2日编辑河北隆尧县宣务山(猴祖峰)、手机:(只收短信)uaizhu南无弥勒佛!南无无生老母!南无龙华真经!南无弓长祖!南无儒童佛!三阳开泰乙未年,龙华三会度佛仙。儒童佛坐朝问道,虎头山三场开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逃离散文